-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为营造非遗保护浓厚氛围,我县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巴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产生的历史渊源、地理位置、特色价值、发展过程、主要传承人进行解读,通过“非遗传承在巴东”栏目不断展现巴东文化魅力,以巴东精神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促进巴东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今天推出第二期《土家族撒叶儿嗬》。
《土家族撒叶儿嗬》
“土家族撒叶儿嗬”亦称“跳丧” “打丧鼓” ,是流传于湖北省清江流域土家族的一种丧仪歌舞习俗。在亡人的灵柩前,男人们踏着鼓点载歌载舞,场面气氛欢快热烈,通宵达旦。巴东县境内流传的“撒叶儿嗬”以水布垭镇、金果坪乡、清太坪镇、野三关镇为中心向周边区域辐射。属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扩展项目。
“撒叶儿嗬”最早起源于殷末周初的“武王伐纣之歌”,汉代称“巴渝舞”,最早的历史文献见唐樊绰的《蛮书》。“撒叶儿嗬”是集歌、舞、乐浑然一体的艺术,长啸而歌的多声效果奇特而美妙,其核心三音列的歌腔形态更是清江土家人所独有。原始古朴的顺边、屈膝、颤步、绕手的优美舞姿,凸显土家人豪放粗犷的个性,其五句子歌词和极具律动感的6/8拍子和切分音节奏,在其他体裁的舞蹈和民歌套曲中极为罕见,现仅存于清江流域。“撒叶儿嗬”一般为两人、四人对跳,有的地方也有多人对跳。掌鼓的歌师傅击鼓领唱,众帮和。表演时没有固定的程序,只要会跳和想跳,随时都可以上场换下正在跳的舞者,而掌鼓的歌师傅在唱完一个曲牌后,再接唱其他曲牌的随意性很大,唱词也可现场即兴发挥。它既没有严格的师承关系,也不用专门拜师授徒。
土家人跳“撒叶儿嗬”最奇特之处,就在于对生老病死的淡薄观念,认为人的生死是顺应了大自然的规律,被称为“顺头路”或叫“黄金落窖”。四山五岭,左邻右舍的乡亲聚集在孝家堂屋里,在亡人的灵柩前,男人们踏着鼓点载歌载舞,女人们为前来帮忙的客人端茶倒水,场面气氛欢快热烈,通宵达旦。因而土家族人有把丧事当作喜事办的豁达心态。它的艺术价值、民俗学价值、人文价值和史料学价值弥足珍贵。巴东县流传的“撒叶儿嗬”音乐曲调众多、舞蹈表演套路丰富,在流行的周边区域是很难看到的。代表性的曲调有:待师、摇丧、怀胎歌、吆女儿嗬、哑谜子嗬、燕儿衔泥、长声哨、吆姑子姐筛锣、螃蟹歌等。
撒叶儿嗬作为一种民族舞蹈,无论是音乐、舞蹈还是歌词内容,都少有悲凄之感。音乐高亢欢快,舞步健美勇武。歌词内容十分广泛,粗犷的歌声和明快的曲调扫去了死者家里悲痛凄婉的气氛,人们用欢歌和鼓乐致哀,为死者家人驱散忧愁。撒叶儿嗬的唱腔分高腔、平调,节奏鲜明,跳丧有歌有舞,舞的成分更重。整个舞场均随掌鼓人的鼓点和唱腔随时变换曲牌、节拍和舞姿。当唱到感情交融时,掌鼓者还会绕开鼓座加入舞者行列,时而用鼓槌在鼓上敲击节拍。撒叶儿嗬歌词大多是为亡者歌功颂德,并用子孙成就告慰亡灵;安慰孝家节哀顺变,继承先人遗志,再创辉煌。其内涵在于教人化悲痛为力量,振作精神,继续前进。
现今“撒叶儿嗬”的流行主要沿着清江流域,分布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的大部分区域以及长阳、五峰、建始、鹤峰的部分区域,这些流行区域都是连成一片的。东至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渔阳关、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渔峡口、榔坪等乡镇,北至巴东县的野三关、清太坪、水布垭、杨柳池、金果坪等乡镇,南至巴东县金果坪乡镇紧邻的鹤峰县邬阳关,西至巴东县泗井水村紧邻的建始县官店镇。从“撒叶儿嗬”的流行分布区域可以看出,巴东县的野三关、水布垭等乡镇处于中心流行区域,从而形成了一个以清江流域为中心线的土家族跳“撒叶儿嗬”的文化圈。
撒叶儿嗬表达了土家人通达的生死观,淡泊的鬼神信仰和强烈的群体意识。它曲调众多,其中特殊的6/8拍子音乐节奏形态被民间音乐专家杨匡民等称之为“在别的民歌体裁中是罕见的”,舞蹈套路动作十分丰富、优美,堪称为民族民间大型歌舞活化石。撒叶儿嗬的唱词内容、舞蹈动作所蕴含的民俗学价值和史料学价值弥足珍贵。早期跳“撒叶儿嗬”主要以村落形式来传承,后来出现较为突出的代表性艺人后,逐渐发展成师徒传承。
传承人黄在秀
男,1953年6月生,土家族,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族撒叶儿嗬”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父亲黄光富学跳“撒叶儿嗬”,是“土家族撒叶儿嗬”第四代传人。掌鼓和领唱是他的绝活,他敲击的鼓点强弱变化十分明显,节奏律动感极强,且能根据亡人的生平以及奇闻趣事现场编词即兴领唱。舞者能根据他的鼓点和领唱,轻松随意变换曲牌和舞姿,现场常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大家情不自禁随之和唱,随之舞动。他长期致力于带徒授艺活动,许多徒弟也能带徒。2005年,被恩施州人民政府授予“民间艺术大师”称号。
传承人谭学聪
男,1968年4月生,8岁开始学唱、学跳“撒叶儿嗬”,在村里老一辈歌师的指点下,15岁就能执鼓领唱,能熟练演唱当地撒叶儿嗬的各种曲牌,能唱上千首五句子山歌,以高八度假声演唱独具特色。2008年,成立“撒叶儿嗬组合”代表湖北参加第十三届全国青歌赛,获得原生态唱法优秀奖。2010年参加第十四届全国青歌赛,并最终获得原生态唱法金奖。2008年12月被命名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同年,被恩施州人民政府授予“民间艺术大师”称号。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李金荣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