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八大重点任务 2024年咸安发展这么干!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2-19 08:45:42

2月18日,咸安区三级干部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在区文体中心召开,区委书记顾兴旺的这些话,提气鼓劲,全是“干货”!


2024年,咸安发展目标是怎样的?又将从哪些方面着手?


新的一年,咸安将努力实现“六增”,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具体而言,咸安将重点抓好8个方面工作。


筑好硬支撑

坚持扩增量、优存量、引流量,持续挖掘和释放内需潜力,不断塑造新优势、激发新动能,以有效需求之进、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增长之稳。

要做大项目蓄水池。确保总投资850亿元以上,亿元以上项目140个以上,力争在谋划实施一批投资过10亿元、过20亿元项目上实现新突破。

要点燃消费烟火气。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扎实开展“春风行动”“春暖校园”活动,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返乡创业示范项目,落实好“技兴荆楚”政策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让群众有能力消费。

要充实服务工具箱。以控制成本为核心,打好政策、市场、改革组合拳,进一步帮助企业降低中介成本、要素成本、物流成本、法治成本、税费成本。


抓好开发区

持续以“六个一批”为抓手,奋力推动咸安经济开发区提速提质、提能提效,力争全年实现产值135亿元,上缴税收4.5亿元。

打造科技之园。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把开发区建成全区科技创新策源地,力争国家绿色工厂、国家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孵化器、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级创新中心、国家级产业集群等取得新突破。

打造品质之园。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以园区更新工程为引领,不断提升精细化、专业化、品质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

打造活力之园。实施“企业成长、人才引育”行动,通过揭榜挂帅、科技副总、专项事业编制等方式,积极引进人才服务发展。大力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企转新”,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种好产业树

始终聚焦发展实体经济,树牢产业链思维,强化产业规划,吃透产业政策,优化产业配套,持续补链延链强链,坚定不移推动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

稳住农业“基本盘”。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守好咸安人民的“菜篮子、米袋子、肉盘子”。借助数字化手段,推动手机变成“新农具”、数据变成“新农资”、直播变成“新农活”,让农业从销售农产品向发展产业转变,从追求产量向提升质效转变,从单纯一产向三产融合转变。

唱好工业“重头戏”。特别要强化供应链思维,加快搭建物流“地网”、数字化“天网”、供应链“金网”、服务贸易“商网”等,切实打通产业发展痛点、堵点、盲点,真正通过健全供应链,重塑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培育康养“金名片”。重点做强“药”产业、做实“养”模式、做靓“游”文章,以旅游发展“六个一”为抓手,唱响咸安文旅“四季歌”。


建好公园城

以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为引领,建优建美桂花之城、文明之城、开放之城,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擦亮城市品牌。

建好桂花之城。挖掘桂花文化、讲好桂花故事、突出桂花优势,不断筑牢桂花生态本底,提升城市辨识度。

建好文明之城。坚持以创文为抓手,打造有礼、有品、有信的咸安,提升城市美誉度。

建好开放之城。开展政务服务“跨市通办”,推动教育资源、社保医疗、文化旅游等公共服务互通共享。


绘好流域图

以流域综合治理为抓手,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一域清水入湖、一张水网安澜、一方发展永续。

打造百里画廊。实施淦河流域空间发展规划,加快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城中村“三老一村”改造,进一步提升城市颜值。

擦亮千金之富。推深做实河长制、林长制,加快生态修复,强力推进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推进山区变景区、创意变生意、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按下价值转化升级键。

守护万家灯火。统筹抓好城乡饮水安全、永农非耕地核实处置、撂荒耕地整治等工作,严守水安全、水环境安全、水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等各类底线,全力防风险、保平安、护稳定。


走好振兴路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更大进展、更实成果。

打好人才牌,让乡村更旺。锻造带头人,落实好村干部岗位等级序列管理和村级激励奖励办法;培养新农人,全面落实返乡创业各项优惠政策,推动新农人扎根基层谋发展、甩开膀子干实事。

打好改革牌,让乡亲更富。深化农村土地和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打好文化牌,让乡风更美。突出思想引领,讲好乡村故事,紧扣红色文化、非遗传承、传统民俗、美食美景等特色元素,切实以文明浸润乡土,以文化滋养乡情。


办好民生事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定为民造福,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办好身边事。紧盯12345热线、阳光信访等平台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即来即办、即办即结,紧盯12345热线、阳光信访等平台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即来即办、即办即结,解决市民在停车、出行、环境、入学、就医等方面的需求,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办好长远事。坚持教育优先,确保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4%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48%以上;深化医共体建设,持续推进“323”攻坚行动。

办好兜底事。用好中央衔接资金,落实产业奖补、兜底保障等各项政策,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用好金钥匙

坚持“五共”理念和方法,以共同缔造为载体深化实践活动,推动党员干部与广大群众想在一起、说在一起、干在一起,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建强组织。建强基层党组织,深入实施“红色根须工程”,选优配强村湾(小区)党组织书记、党员中心户,筑牢群众“家门口”的战斗堡垒。

创新机制。做实“试点扩面”,持续深化一批试点,稳步推进深化共同缔造试点扩面,不断探索更多具有咸安特色的治理品牌。

凝聚民心。搞清楚群众期盼、风险隐患、特色优势,发动大家一起想办法、解难题、干事业,切实推动共同缔造在一线走深走实。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刘正杰 樊思遥 吴涛)



责任编辑:樊思遥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