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把好年景穿在身上!揭秘春晚《年锦》故事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2-16 16:40:14

“茱萸青如山 伏起千里妆 庆云随风摇 舒卷泛金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中国传统纹样创演秀《年锦》中,生动绚烂的传统纹样借着歌曲+虚拟合成技术,在有限的舞台空间里蔓延生长,刹那惊艳。




节目受到网友广泛好评


传统纹样起源于古代先民经年累月的劳动实践,历史长河奔流不止,勤劳又充满智慧的先民们积极创造,使得传统纹样不断扩容,灿若繁星,浩如烟海。


春晚
,赞5830


如何在春晚舞台上将其巧妙呈现,从而达到见微知著的效果?创作团队经过大量调研反复推演,最终选用汉、唐、宋、明四个朝代寓意吉祥祝福的代表纹样,以秀、演、唱的综合样态,献上一份诚意之作。



把吉祥如意的纹样穿在身上


春晚导演组特别邀请敦煌艺术和工艺美术设计研究专家常沙娜担任艺术顾问。现已93岁高龄的她为节目创作了纹样手绘图,以代表团圆之意的圆为基础图形,遵循对称、平衡、调和、比例等构成法则,将纹样环绕排布,把寓意“吉祥如意、长乐永安”的祝福送给广大受众。


常沙娜手绘调整纹样设计稿

《年锦图》


云气纹

庆云寓意避除不祥,抒发对⻓寿、吉祥、喜庆、幸福的愿望以及对⽣命的美好向往。

瑞狮纹

 狮⼦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瑞兽的代表,具有镇宅、驱邪、祈福、招财和庇护等寓意。

鱼纹

⻥谐⾳“⽟”“余”,有着⾦⽟满堂、吉庆有余之意,期盼美满富⾜。

牡丹纹

牡丹被视为繁荣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

蝴蝶纹

蝴蝶象征坚贞不渝的爱情,体现吉祥如意的美好祝福。

上下滑动 查看更多《年锦图》主要纹样


所有纹样均取材于对应时代的文物原型,做到有据可查、有证可考。创作团队分享,在纹样设计过程中,大家秉持“效古不泥古”原则,赋予其当代审美又不失本色。先基于纹样本身的结构和制式来绘制线稿,再以临摹为主加以整合设计,配色上则依照不同朝代的特点进行搭配。所有纹样设计图都会经过常沙娜老师逐一手绘修改,历经3个月无数次打磨,最终形成舞台上我们看到的那些富有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的美丽纹样。


纹样设计团队讨论调整纹样细节


谈到纹样,不少人会想到这句“物必饰图、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传统纹样静默无言却能表词达意,古往今来,对美好事物最大的认同,莫过于把它穿戴在身上——


伴随年锦图徐徐启幕,四位演员身穿汉、唐、宋、明制式的华服款款走来,每套服饰的衣、裙、领边、袖口等都结合了当时的典型纹样。

汉代深衣选择了“长乐明光云山瑞兽锦”作为缘边,身上则有茱萸云纹等纹样,云气、山峦、茱萸都是汉代取自自然的典型题材。

唐代大袖襦裙袖口为卷草立凤纹锦,上衣来自敦煌藏经洞出土唐代花卉刺绣,裙腰和裙摆则是来自法门寺的瑞兽纹、宝花雁纹,展现大唐盛世之美。

宋代背子选用了花叶中有花的牡丹月桂纹,在花叶中还有各式花卉,配置了南宋背子、抹胸、百迭裙的常见套装,色调清新淡雅。

明代袄裙上衣纹样是大吉葫芦纹缎,组合了柿柿如意、戟祥如意福禄等图案。马面裙的底纹采用“五葫四海”纹,五葫芦、四海螺象征“五湖四海”四方和睦。


“做精细活要下笨功夫!”从整理到选择,再到绘就纹样,每个步骤都要详细考证。进入制作阶段时,创作团队结合不同服装形制匹配的朝代背景来选定所需材质,不管是织锦还是绫罗,刺绣还是印染,都采用与年代对应的工艺,还原衣物细微之处的质感。


创作团队逐一沟通纹样及服装设计细节


如汉代服装采用了衣身通身印花、腰带刺绣、衣缘织锦工艺,唐宋服装采用了定织定染的非遗苏罗工艺等,《年锦》服装造型设计师张婷回忆,“我们邀请了非遗传承人、手艺人手工制作,花费了近半年时间才最终完成。这是许多美好的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创作团队为节目中的马面裙定制布料


质朴细致地呈现传统纹样


如何在舞台上多样化地把传统纹样展示出来?创作团队依照不同纹样所需质感,以及传统色配色原则,整体设计节目的视觉呈现,把传统纹样质朴细致地呈现出来。各式纹样在有限空间内延展生长,与表演相得益彰。



质朴细致地呈现纹样,首先要把纹样的细节展示给观众。创作团队融合实拍、AR+CG特效制作等手段,丰富视觉语言。春晚总导演于蕾介绍,“千百年延续下来,纹样至今仍是生活里最经典的东西,我们希望用最惊艳的视觉语言和文艺表演把它呈现出来。”


实拍方面,采用探针镜头对焦精美的服装布料进行微距拍摄,通过光泽变化,直观感受不同织造工艺及刺绣技法。



AR特效则结合演员走位及手势动作等镜头轨迹,进行灵动设计。金玉漆器、织锦、刺绣,如何呈现纹样的不同质感是个难题。歌曲节目负责人张异凡回忆,“我们调试了不知道多少版,哪怕是水中的倒影、侧面的光晕等微小细节全都放大看了又看,调了又调,希望在还原质感的同时,与现场舞美和谐呼应,给人以美的享受。”



创作团队在排练现场


如何多样化展示传统纹样之美?创作团队邀请16名汉服爱好者身着不同形制的汉服走上春晚舞台,从妆发造型到肢体语言都重新编排设计,或作揖、或叉手、或顿首,每个细节还原着不同时代的风韵与礼仪,展示出传统纹样的形与美。


有网友说,“华夏儿女,无论胖瘦,想穿就穿,这就是我们的民族自信。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之间,她们仿佛穿越千百年而来的使者,向这个时空的我们细细诉说纹样的故事。




唱出纹样听见祈愿


在创作团队看来,只呈现传统纹样的视觉震撼还不够,需要借助大家更容易接受理解的方式,让大家在欣赏纹样的同时,也能读懂纹样,《年锦》的歌曲部分就承担着这一重要作用。



歌词中涉及的纹样归属于自然、瑞兽、繁花、五谷四大类,构建出天地和谐、瑞兽云集、百花齐放、五谷丰登四幅图景。“我们选择的纹样大多比较常见,它们代表的寓意很容易感知,绝不是晦涩难懂的。”《年锦》词作者王梓嫣表示,“对于一些相对复杂的纹样名称,我们首先进行简化表达,并适当增加文学性,再整体考量是否符合词格、平仄、押韵。”


例如,“玉兔月桂纹”在歌词中化用为“月儿圆如玉 皎皎照我窗”,读起来朗朗上口,纹样寓意着的“如意团圆”也更为直白易懂;“蝴蝶纹”代表着“幸福美满”,在歌词中搭配“桃落着红妆”,让人联想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美好烂漫



副歌部分提到的12个“愿”,关于家国、健康、事业、梦想、品行、生活、爱情、团圆等等,都与相关纹样承载的寓意息息相关。


春晚
,赞2295


愿你如沐春光 祥云围绕 康健永无恙

愿你乘风万里 勇敢无惧 寻光去远航

愿你功成名就 步步吉祥 美名天地扬

愿你回首 有温暖目光

第一段副歌,聚焦健康和梦想。希望大家身体健康,勇敢逐梦,圆梦后回首,爱你的人依旧在身旁。

愿你不畏严寒 风度翩翩 坚韧愈芬芳

愿你国色天香 事事如意 金玉挂满堂

愿这五湖四海 五谷丰登 皆知荣辱样

愿你团圆 岁岁有余粮

第二段副歌,聚焦品行和生活。希望大家都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生活美满事事如意,家家幸福团圆。

愿这千里江山 河清海晏 福星耀东方

愿这冬去春来 繁花似锦 万物苏醒忙

愿你岁岁无忧 欢喜无悲 长乐永安康

愿你温良 无愧我炎黄

第三段副歌,是对国家的祝愿。春来,万物复苏,福星照耀千里江山,长乐永安,保持着坚韧温良的品行,一路追寻梦想。




有网友把这首歌当成了拜年的吉祥话,“美哉美哉!今晚所有祝词都是从歌词里抄的”,还有网友从歌词里听出了家的温暖,“听完突然好想哭,就像妈妈对孩子满满的祝福和期望”。


节目名“年锦”,谐音“年景”,历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除夕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借着一个个吉祥纹样,祈盼来年好光景。




传统纹样是中华民族从生活的经历和感悟中创造出的美学符号,带着这方文化沃土特有的精神气质。纹样的美,链接过去与当下,在我们的身边更加焕发出生动气韵和蓬勃生命力。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家门口的春联、玻璃上的窗花、大街小巷的挂件……生活中随处可见寄托美好祝愿的传统纹样。


厚植传统文化,贴近人民创造,《年锦》的网友评论里,“文化自信”成为高频词汇。正如网友所说,文化自信从来不是缥缈虚无,文化传承也从来不在别处,而是时刻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年三十的春晚舞台,大家把好年景穿在身上,把吉祥如意、长乐永安的祝愿分享给身边的人,这份来自总台的新春祝福,光彩熠熠也热气腾腾。


来源:CMG观察


责任编辑:唐会军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