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襄阳:9个示范片 打造乡村振兴“风景线”
湖北日报 2024-02-06 23:09:29

一双手,十指各有长短!握成拳,方能使出全力。

乡村振兴,也需要“握指成拳”。经省委、省政府批准,襄阳市出台《襄阳市乡村振兴示范片创建实施方案》,2023年至2027年,连续5年开展乡村振兴示范片创建。

2023年,襄阳市多次召开推进会,并举办乡村振兴示范片创建集中开工仪式,集中推动9个示范片创建工作,串联66个行政村共同发展。

一年过去了,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突破行政壁垒 凝聚发展合力

老河口市王府洲是汉水冲刷形成的沙洲,四面环水。沙洲上,晨光村、府洲村、八一村和太山村地缘相连、人文相近,但产业却迟迟不能相融。

“府洲村在洲首,我们在洲尾。同样是西瓜,他们熟得早,我们熟得晚;他们卖得贵,我们卖得便宜!”八一村党支部委员唐金锋说,同样的产业、同样的产品,却没有同样的收获,谁服气?

差距这么大,产业发展如何连片?

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四个村打破地域限制,决定成立联合党委。通过选举程序,酂阳街道办事处机关工作人员李艳萍为联合党委书记。联合党委上向酂阳街道党工委负责,下管理四个村党支部。

经过近3年的实践,2023年,老河口市决定创建绿岛王府洲乡村振兴示范片。

“集全市的力量助力连片发展。”李艳萍说,一些过去敢想不敢干的事儿,因为示范片的创建,从理想变成了现实。

早在2016年,八一村就打算启动果蔬育苗基地建设项目,但整个项目需要200万元投入,还需要解决土地集中连片的问题。

在乡村振兴示范片的打造中,八一村的发展再也没有后顾之忧:土地确权难,联合党委协调老河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现场办公;产业发展缺项目,联合党委会商农业农村部门帮忙谋划推动;项目推进缺资金,联合党委整合四个村的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简称衔接资金)给予支持。

“排除了一切障碍,2022年我们尝试发展了果蔬育苗基地一期项目。”唐金锋说,2023年借助乡村振兴示范片的政策,他们又引入市场主体,投资40万元建成了二期连体大棚育苗基地。今年,八一村准备再整合150万元资金,建设1.8万平方米的育苗基地,彻底解决洲上四个村的果树苗木问题。

打破地域限制,才能凝聚发展合力。如今,府洲村的供港果蔬基地、八一村的果树苗木基地和农家乐项目都发展得如火如荼,晨光村和太山村联建的蔬菜大棚建设正酣,整个王府洲上,处处充满活力。

“突破行政镇、村界限,突出顶层设计,集中连片建设,主导产业支撑。”襄阳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力表示,聚集各类资源要素,才能实现串点成线、连线成片。

2023年8月30日,全市乡村振兴示范片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南漳县东巩镇举行。该镇的陆坪示范片下辖石峡坪村、双坪社区、杜家坪村、陆坪村、上泉坪村5个村(社区),打破地域限制,在吊瓜、食用菌、有机米、旅游四大产业上建立产业链党委,辐射带动全镇产业链式发展。

“我们全面落实‘党委联建、村社联动、乡贤联心、农民联体、链式增收’的‘一链四联’联农带农机制。”东巩镇党委书记何大福表示,在乡村振兴示范片的打造上,该镇坚持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集体经济壮在产业链、乡村治理融在产业链。

截至目前,陆坪示范片累计发展吊瓜种植1500亩并带动全镇其他村(社区)种植2000亩,引进吊瓜产品深加工生产线一条;新建全自动化菌棒加工生产线与数码温控香菇大棚,引进香菇罐头、香菇饼干等新产品生产线,在全省率先实现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

据悉,南漳裕农菌业有限责任公司计划在春节期间通过国内和国际市场,突破2000万元销售额。

培育龙头企业 壮大特色产业

在谷城县茨河-庙滩汉江流域乡村振兴示范片,庙滩镇依托48口天然泉眼,做足“泉水文章”,构筑了泉水种植、泉水养殖、泉水饮品加工三大环节的产业链。

利用泉水建立娃娃鱼、中华鲟、俄罗斯鲟鱼、小龙虾等水产品的繁育、养殖、销售、科研、餐饮一体化产业链;以南川泉水灌区6个村为核心区,发展优质水稻种植面积1.1万亩,打响南川泉水米品牌;做精做优南川贡芋、茅坪莲藕、小河茭白等传统品牌,推动“一村一品”蓬勃发展。

“在乡村振兴示范片的打造中,我们每一个产业都有龙头企业带动。”庙滩镇党委书记罗志明表示,以湖北神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庙滩镇带动发展规模养殖户64家,蛋鸡存栏规模达260万只;以湖北华鲟庄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建设完善了八仙洞、高桥河两个中华鲟繁殖试验基地;和航天科技集团四院42所合作,利用郭峪村的三线厂区开发研学游;湖北肆拾捌泉食品有限公司签约当年即开工、投产……

与庙滩镇一衣带水的茨河镇拥有“一江两河六库九大泉眼”,围绕这些自然资源,他们将沿江道路提档升级为旅游公路,串联起陶湾村、金牛寺村、石井冲村、下磨石村等4个村的6大产业。

“一边强化硬件设施,推动文旅融合;一边引进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发展。”茨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建明说,他们引进湖北襄阳龍源芦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大力发展蛋鸡养殖,养殖规模近260万羽;打造茨河腐乳文化产业园,不断擦亮“茨河豆腐乳”品牌;依托蕊得蜜蜂园,养殖蜜蜂1万多箱,年生产蜂蜜1500吨……

2023年12月19日,由谷城县举办的“五谷深情·味在谷城”农旅博览会暨“蜜旅茨河”乡村文化旅游节活动在茨河-庙滩汉江流域乡村振兴示范片内的茨河镇金牛寺村狮子岩生态旅游区举行。活动现场,茨河镇的豆腐乳、土鸡蛋、土蜂蜜、贡米等特色农产品,受到了游客的追捧。

“围绕全市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每个片区集中精力打造2—3个主导产业。”李力说,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就是要着力兴产业、强龙头、富农民。

在宜城市鄢城-郑集乡村振兴示范片,湖北楚大鸭业有限公司的高楼生态养鸭项目总投资1.5亿元,项目建成后年可循环喂养蛋鸭60万只。

在南漳县陆坪乡村振兴示范片,2023年村平收入突破50万元,实现群众增收462万元,入股分红收入417万元;累计务工带动3700余人,发放务工工资1819万元;资产联营84家,实现收入1250万元。

在襄州区张家集乡村振兴示范片,正大襄阳产业链年出栏生猪100万头,年屠宰生猪100万头,年加工10万吨猪肉食品;盼盼食品集团襄阳新基地全部达产后,可年精深加工玉米、小麦、禽蛋等各类农副产品超15万吨;襄阳郭氏阜丰粮油科技有限公司一条覆盖“种—管—收—储—加—销”的粮食全产业链已具雏形,未来3年加工生产线将增至10条。

推动联农带农 加快项目建设

2022年,宜城市郑集镇皇城村58岁的村民汤德勇花2000元建了2分地的大棚种植羊肚菌,半年后他就挣了9000多元。

2023年,借着宜城市创建鄢城-郑集乡村振兴示范片的机遇,汤德勇又投入2.5万元,在3亩地建了7个大棚种植羊肚菌。“2023年挣了4万多元。”汤德勇说。

郑集镇皇城村与宜城市飘扬食品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采取“公司+基地+村集体”方式引进羊肚菌种植,村集体以土地和大棚入股,共建共享羊肚菌产业。

“双龙村、龙兴村、张营村、轩庄村分别拿出了衔接资金,凑足200万元发展羊肚菌产业。”皇城村党支部书记王勇说,截至目前,该村建设羊肚菌种植基地125亩,2023年分红超48万元。

截至目前,皇城村联合飘扬公司带动周边村及农户发展羊肚菌550余亩,仅何骆村集体就发展羊肚菌30余亩,年集体增收近110万元。

宜城市乡村振兴局局长陈鹏飞说,2023年,宜城集中资源力量发展特色产业,探索发展壮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新模式,推动示范片区实现从徒有颜值到内外兼修的美丽蝶变。

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片的最终目的,是联农带农共同富裕。

2023年,我市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片项目9个,总投资9.12亿元,建设各类项目92个,串联行政村66个,形成包括吊瓜、茶业、羊肚菌、桐子在内的主导产业21个,通过产业发展和就近务工,共带动脱贫户和监测户3586户增收。

数据显示,2023年襄阳脱贫人口(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为16587元,较2022年增长1732元,实现了“两个高于”(脱贫人口收入增速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增速、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民收入增速)的目标。

在保康,“云小堰”乡村振兴示范片引进了襄阳市安瑞文旅创业发展有限公司、保康县云小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立了果木种植、山桐子种植、山羊养殖等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了小沟村樱桃园,云溪沟村茶园,云溪沟村山桐子科技示范基地,堰塘村茶园、雷竹等主导产业。

“保康县云小堰示范片共计投入资金2491万元,用于基础设施项目1070万元、产业示范项目501万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820万元、数字乡村项目100万元。”保康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吕戬表示,小沟、云溪沟、堰塘村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2023年示范片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达11.8%。

在襄州区张家集乡村振兴示范片,高标准农田面积达10万亩,培育形成了双丰收、农家富、绿神等多个粮食种植龙头企业,形成了4.6万亩高产粮食种植主导产业,推广粮食新品种65个、新技术54项,全程机械化率达到100%。

片区内,全国性农产品交易储备加工中心正在加快建设,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襄阳农业价值链、完善襄阳农业产业链,有助于实现变综合交通优势为发展胜势、由农业大市迈向农业强市的目标任务。

“示范片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神农业、家禾农场等共流转农谷大道沿线土地约2万亩,覆盖农户55%以上。”张家集镇党委书记胡玲表示,片区内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达到2.8万元。

区域布局、流域治理、全域振兴,襄阳乡村振兴示范片创建步履坚实、节奏铿锵,绘就了襄阳乡村的亮丽“风景线”,按下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快进键”。目前,2023年9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已按照《襄阳市乡村振兴示范片创建考核细则》进行了考核验收,将兑付奖励资金并进行授牌。同时,2024年乡村振兴示范片申报工作已紧锣密鼓启动。

(湖北日报通讯员 严俊杰 敖洁)

责任编辑:祝兆林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