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2023年7月14日,央视《新闻直播间》聚焦武汉东湖。画面中,东湖风景如画、山清水秀、碧波如镜、鱼翔浅底,连片丰茂的“水下森林”鱼群嬉戏共舞,一幅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画卷令人神往。
东湖风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示范点,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武汉的城市地标。
不论你在哪里
东湖总是优雅的在等你
不论四季变换
东湖总是优美的在等你
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面积81.68平方公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61.86平方公里),下辖湖光、磨山、马鞍山苗圃等12个行政村(社区)。其中,10个景中村不同程度存在功能设施不够完善、环境品质不够高、建筑比较密集、公共空间不足、土地房屋闲置及产业缺乏等问题。居民守着美丽景区过穷日子,贴着科创大走廊找不到出路,成为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一道必答题。
为了答好这道必答题,为东湖的美景“景”上添花,实现景美、居民生活更美的美美与共,东湖风景区聚焦景中村改造和惠民设施完善,积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省、市政府高度关注东湖风景区景中村改造工作,多次召开现场会集思广益。风景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栿堂在主持召开的多次工委会上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突出资源优势、加快绿色发展,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尤其是景中村改造工作,推进生态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多渠道增加文旅企业和景区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
按照省、市统一部署,东湖风景区景中村改造积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开展流域治理、系统治理,守住东湖山水环境和生态安全底线,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关系;积极引入国有平台、社会资本,充分调动村集体和村民积极性,参与改造和营运;按照拆除新建、整治提升、拆整结合三种改造方式,实现风景名胜区内房屋、人口做减法,生态、功能做加法;通过景中村改造,聚焦创新发展,聚焦绿色发展,服务科创企业,服务青年人才,引进、培育、集聚一批科创文创企业和上市公司,促进景村融合高质量发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奋力打造世界名湖、人民乐园。
在此思想引领下,经多方研究确定,依托东湖地区拥有的创新故事和创新文化,以及周边大校、大院、大所众多,正在打造光谷科创大走廊,创新人才聚集,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突出创新主题,讲好创新故事,破解发展难题,风景区通过景中村改造,为辖区乃至全市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提供新空间。
经多轮修改完善,形成风景区鼓架文旅景区片、磨山桥梁文创体验片、吹笛生态休闲片、落雁健康养生片4个片区景中村改造规划方案初步成果,确定重点推进“鼓架文旅景区片”城市更新工作。
在加快推进风景区城市更新工作的同时,工委会会议强调,要严厉查处违法建设,坚决遏制违建行为;对于控违不力的,要依规依纪给予相应处理。
今年以来,东湖全域升级利民惠民设施,进一步发挥城市公共空间绿色示范效应。东湖绿道全线开放还路于民,各大景区免费开放还绿于民,东湖牡丹园惠民开放还景于民,听涛泳场重新开放还湖于民,不断推动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
辖区新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大楼,计划年底全面投用;新增、提升、改造社区卫生服务站,升级改造配套信息化建设;新建2个老年人服务中心;对4个老旧小区进行项目改造。
东湖城市生态绿心项目建设实现大跨步。落雁湖湾湿地生境半岛项目已于上半年竣工,荷园迁建、樱花园提升、磨山楚文化综合整治项目基本完成,尤庙供水改造工程年内完工。
完成落雁路、白马小路、雁中路、叶家湾路和九女墩路等5条道路箱柜美化,城市环境更加整洁有序。持续推进城乡接合部、背街小巷、铁路沿线及空置地块等重点部位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治理交通拥堵问题,建立交通拥堵指挥协调机制,强化重点路段排堵保畅,高峰期拓展开放停车泊位1300个,加快推进杨园南路、归雁一路、揽翠路等3条微循环道路建设,辖区交通拥堵状况进一步改善。
重点推进的“鼓架文旅景区片”位于东湖风景区东南部,含鼓架、滨湖、建强3个行政村。拟采取统征储备+片区开发改造模式,打造景区高端文旅品牌。依托该片区山水相依资源特征,充分发挥武汉新城、武汉光谷区位优势,规划郊野游憩区、中央文化轴和开放式社区三大功能板块,构建田园、山野、雁栖、绿湾四大主题游憩区,文化展演、文化交流、文化创意三大节点和旅居一体、开放友好的新型文化生态社区,打造东湖东进的文旅新景区。目前,鼓架文旅景区城市更新工作整体推进顺利,为鼓架大型综合文旅项目落地奠定了基础。
今年,东湖风景区华侨城片区被评为湖北省首批“美丽街区”,湖中道片区获评全市年度“最美片区”,天鹅路被评为全市“十佳整治点位”。干净整洁、景色优美的居住环境,为千万居民带来了切实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