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申明 通讯员 杨智凡
三大联动,化“单打独斗”为“协同作战”。
四大平台,以“点面结合”促“多元化解”。
五式调法,用“公证高效”保“案结事了”。
近年来,宜昌市猇亭区结合产业大区特点,创新涉企“345”一站式止讼息诉工作法,年均化解涉企纷争200余件,共为企业挽回损失一亿多元,节约法务成本800余万元。
2023年底,涉企“一站式”矛调改革事项,成为宜昌唯一获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改革十大典型案例。记者近日走进猇亭,探寻这一全新改革背后的动人故事。
诉调联合:快速化解百万元涉企纠纷
高达百万元的涉企买卖合同纠纷,如何快速化解?
猇亭给出的答案是,运用司法局与法院设立的诉调联合调解机制,高效联动。
2021年,原告某硅材料公司与被告某科技公司存在业务往来,双方合同约定:被告向原告采购蒸汽及液碱等货物,并在次月月底结清上月所欠款项。
合同签订后,双方前期合作顺畅。但在2021年7月至9月业务往来期间,经原告核算,货款未付金额达100余万元,被告拖欠至今仍未支付且再无业务上的往来。
猇亭涉企“345”一站式调解中心受案后,迅速指派诉调联合调解员办理。调解员了解到该案的法律关系清晰,遂耐心细致地释法说理,被告某科技公司认可了欠付货款的事实,双方共同表示愿意在诉前通过调解的方式化解此次矛盾。
通过调解员耐心、专业的调解,立案前,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法院迅速出具了司法确认书。诉调联合调解不仅节约了司法资源,还节约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缩短了诉讼时间。
“类似的涉企调解案例比比皆是。”涉企“345”一站式调解中心负责人 介绍,根据统计,2023年以来,在诉调对接的助力下,猇亭涉企案件立案下降46.8%,诉前调解成功率达到75%,成效非常显著。
诉调对接只是猇亭加强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的一个缩影。目前,猇亭已经建立诉调、访调、仲调、检调、警调对接协作制度,统筹各方力量,对涉企纠纷精准研判、流水作业,真正实现了“协同作战”,确保涉企纠纷有效化解。
创建平台:多元化解疑难杂症
620名员工因企业搬迁心生疑虑,矛盾重重,面对这一庞大群体,怎么化解纠纷?
猇亭给出了解决路径:启动涉企“345”一站式止讼息争工作法,开展多元化调解。
该区统筹组建专班,整合信访、调解、仲裁、诉讼等资源和人员力量共同参与。
与此同时,深入走访调查,派出多名调解员组成团队实地走访调查,理清矛盾焦点。最后采取一站式便民服务,确保问题化解。
通过大范围宣传、小范围交流、进家门走访、开屋场会讨论、选代表协商等多种方式,引导职工依法依规维权,争取到大部分职工随迁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最终使用“访调裁审”适时切换,成功调解劳动争议纠纷110余件,涉及金额480余万元,彻底化解了本次群体性矛盾纠纷,实现了企业顺利发展、职工妥善安置的双赢。
猇亭区司法局负责人介绍,猇亭园区建立起全市首个“一站式”涉企公共法律服务平台,集信访、调解、仲裁、法援、复议及“厂门口的检察院”、“红法徽”护企工作站、涉企警务站为一体。
此外,全区还全力打造警司快调平台、诉调联合平台、线上调解平台。目前,四大平台已成功调处一批疑难杂症,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调解服务,实现“多元化解”。
创新调法:及时高效调处纠纷
“只要企业在线上呼叫,我们就可以就近安排调解员,上门调解矛盾。”1月7日,在猇亭涉企“345”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正在该区试运行的“滴滴调”。
据介绍,猇亭全区有区、街道、社区(村)三级200余名调解员。该区为调解员线下订制“扫码调”,只要手机微信扫码,即可联系调解员,第一时间对矛盾进行调解。
“滴滴调”、“扫码调”是猇亭创新调法的尝试之一——线上指尖调,实现受理、指派、流转、指挥、分析研判、远程调解为一体的线上综合调解平台,让企业更加方便和高效地享受到调解服务。
猇亭区目前正在推进措施的还包括:
中心一站调,对涉企重大纠纷,由中心首席调解员召集专家库成员集中研判,组建专班,全过程调处;
警司快速调,派出所与司法所、企业调解室、基层调解组织紧密协同,实施“警司快调门诊”服务;
诉前无缝调,派驻专职调解员开展立案前委派和诉讼中委托调解,推行“分调裁审”机制;
基层吹哨调,园区、商圈、基层党组织共同缔造涉企纠纷化解新模式,对涉企纠纷实行网格吹哨社区调、社区吹哨街办调、街办吹哨中心调,确保纠纷调处及时高效,实现“案结事了”。
下一步,猇亭区司法局将持续发挥协同作战、多元化解优势,进一步推动涉企“345”一站式止讼息争工作法走深、走实,服务市场主体更加高效,为打造世界级宜昌贡献更多猇亭法治力量。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