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智改数转” 推动荆州工业数字化转型走深向实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1-09 18:22:33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荆州电视台记者:田心怡, 胡威虎)近年来,湖北荆州将“智改数转”作为产业转型主攻方向,鼓励企业参与高企认定、上云用数,全面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加快推动“荆州制造”迈向“荆州智造”。

在四机赛瓦石油钻采设备有限公司机械加工车间,工人们只需在智能终端上进行简单操作,一个个零部件就完成了精准加工,这让从业二十多年的刘九洲切身感受到了智能制造给一线生产带来的便利和高效。

四机赛瓦石油钻采设备有限公司制造分厂车工班长刘九洲说:“以前干活首先由工艺员打印图纸,操作工对图纸进行核对,我们进行编程,在加工过程中,我们还要对着图纸进行调试。现在我们通过智能终端可以实现操作工不用编程,通过远程智能终端将程序传送到机床,真正的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而且我们的工作效率提高了30%到40%。”

当前,四机赛瓦公司每年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总额的5%以上,在数字化转型变革的近十年时间,共实现营业收入89.99亿元、利润总额8.97亿元、纳税总额6.24亿元。成功入选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领航应用案例、国家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湖北省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双创”平台、湖北省上云标杆企业、湖北省5G全连接工厂、湖北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

荆州区经信局副总经济师李丽表示:“荆州区财政每年拿出近100万元用于奖励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今后,荆州区经信局将以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工业互联网平台为目标,遴选“智改数转”诊断服务机构,全面提升荆州区制造业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

近年来,荆州市委、市政府抢抓沿海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机遇,通过产业联动、活动推介、产业培育、叩门招商等措施,掀起一轮轮纺织服装产业招商攻势,引凤归巢。2006年远赴广州创业的荆州小伙杨华中,就感受到了来自家乡的召唤。

湖北鸿泰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华中说:“我们企业现在目前投资的这个项目是以AI智能制造、5G技术结合工业 4.0 的一个项目,颠覆了传统的手工制造,转型到带科技性的一个企业。我们在荆州的总投资的金额是2亿元人民币,占地是30亩,厂房面积是32000平米,年产值成衣是300万件以上。”

除建设集高端成衣生产、服装展示和新产品开发于一体的服装生产基地外,企业还规划建设多层服装生产厂房、综合楼、成品配送仓库,配套建设给排水、变配电、消防、道路、绿化、停车场等附属设施,力争在今年六月前正式投入使用。

湖北鸿泰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华中说:“我们不仅将积极参与构建中小纺织服装企业的共同体,与其他企业取长补短、强强联合,更将注重绿色环保纺织服装的研发,积极推进纺织服装环保技术的应用和纺织服装环保设备的发展。我们一定能够为推动荆州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和荆州市工业经济高质量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近年来,荆州市坚持制造和智造并举,以深度数实融合推动重点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美的电冰箱入选全球“灯塔工厂”,信义工贸、华意压缩机等6家企业入选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评定企业。四机赛瓦同时入选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和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恒隆、美克、环球等15家汽车零部件汽车入选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评定企业,荆州车桥入选省级上云标杆企业……从“荆州制造”到“荆州智造”的步伐逐步加快。

荆州市经信局运行招商组姚文龙说:“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凝聚“三命”共识,全面落实全市百亿级工业企业培育推进会议精神,推进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工作走深向实,做强链主龙头企业,推动政策精准直达,实现免审即享、应享尽享,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加大节会招商、产业链招商力度,加快推进签约项目落地投产,做大产业增量,提升产业招商质效。”

责任编辑:易静雯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