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伍玉华、周大威、王昕)新年到来之际,走进鸣凤镇南门村大柳树片区文化广场,呐喊声、欢笑声此起彼伏。为欢庆元旦,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运动会正在这里举行。
拔河、踢毽子、呼啦圈等传统项目轮番上场,点燃了村民们的热情。大家享受着运动的乐趣,感受着生活的美好。
看着眼前的文化广场,很难想象2023年年初这里还是一个臭水坑。为加强城乡结合部基层治理工作,远安县鸣凤镇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在南门村大柳树片区探索“网点制”管理模式。通过改造,“城中村”如今旧貌换新颜,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大柳树片区住户多,人员复杂,环境整治一直是个大难题。2023年上半年,南门村村“两委”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先对两个堰塘进行了集中改造。
为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村“两委”在广泛收集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群众自治作用,引导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到家园建设中来。
乡村要建得好,更要管得好。村“两委”创新探索“网点制”,将大柳树片区划分为72个小区域,实行精细化管理,有效打通了基层自治的“最后一米”。
如今的大柳树片区,入户道路干净整洁,配套绿化焕然一新,文化设施一应俱全。昔日的“城中村”,已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城中景”。
接下来,鸣凤镇将以大柳树片区为示范,探索基层自治模式,在做好环境整治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村民分红和产业发展,将“城中村”城打造成“后花园”,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