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宜城市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建制于汉惠帝三年(前192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属“千年古县”;是辞赋文学鼻祖宋玉的家乡,抗日英雄张自忠将军的殉国地。境内景点众多,人文荟萃,颇受古今仁人志士的青睐。今天让我们从古诗词中,同古人一起赏析宜城的美景美食美酒美人。
美景
宜城自古有“三台八景”景盛。因其源远流长,别有洞天,吸引了古今无数文人墨客游览观光,并且赢得了诗人们吟诗赞扬。
“三台”:“杜康台”“郾子台”“倒马台”。
“八景”:“东郊柳色”“西刹钟声”“苏湖渔唱”“北垄农歌”“云水秋澄”“龙潭春涨”“紫盖晴霞”“赤山旭日”。
“龙潭春涨”明朝人曾磷诗赞此景:“宋玉注骚曾洗砚,杜康酾酒久留春。落红依旧清如镜,阅尽几番世上人。”
西刹钟声明曹磷诗曰:夕阳沉处发悠扬,暝鸟归江自长。敲落杜康台上月,惊飞宋玉冢前霜。晨昏素塌催僧老,南北长亭笑客忙。
杜康台唐朝诗赞:“勒马问樵夫,前村酒有无?杜康家在此,一任君来沽。”
美食
楚国800年,其中在宜城建都185年(前689年~前504年);这里不仅成就了一飞冲天的伟业,骁勇智慧的楚人也创造了舌尖上的繁盛。
蟠龙鳝
室家遂宗,食多方些:稻粢穱麦,挐黄粱些;大苦咸酸,辛甘行些。肥牛之腱,臑若芳些; 和酸若苦,陈吴羹些;胹鳖炮羔,有柘浆些;鹄酸臇凫,煎鸿鸧些;露鸡臛蠵,厉而不爽些。粔籹蜜饵,有餦餭些。瑶浆蜜勺,实羽觞些;挫糟冻饮,酎清凉些;华酌既陈,有琼浆些。归来反故室,敬而无妨些。
——《楚辞·招魂》
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先生对《招魂》这一段做了精心注释。
家族相追随,饮食真讲究:大米、小米、新麦、黄粱般般有,酸甜苦辣样样都可口。肥牛筋的清炖喷喷香,是吴国司厨做的酸辣汤。红烧甲鱼、叉烧羊肉拌甜酱,煮天鹅、烩水鸭,加点酸浆,卤鸡、焖鳖,味可大清爽,油炙的面包、米饼渍蜂糖。冰冻甜酒,满杯进口真清凉,为了解酒还有酸梅汤。回到老家来呀,不要在外放荡!
——郭沫若《屈原赋今译》
美酒
从东汉郑玄(127-200)《周礼注疏》中记载“宜城醪”始,至明清时期,宜城酒一直占领着中国酒界的巅峰。近2000年里,宜城酒【宜城醴醪】【贡酒】【竹叶酒】一度名扬天下,经久不衰,创造了中国古代酒界的奇迹。
琳琅满目的楚贡酒
历代赞颂宜城酒的诗文更是举不胜举。
唐·孟浩然《岘山送张去非游巴东》:“祖席宜城酒,征途云梦林。”
唐·孟浩然《九日怀襄阳》:“宜城多美酒,归与葛强游。”
唐·白居易《和答诗十首·和思归乐》:“江陵橘似珠,宜城酒如饧。 ”
宋·王安石《锺山晚步》:“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
宋·司马光《答张伯常之郢州途中见寄》:“酒饮宜城美,歌闻白雪高。”
明·胡应麟《夜同方吴两生集汪士能宅留宿作新都豪士歌》:“大腹便便亦何有,半生但贮宜城酒。”
明·于慎行《寿李北山先生八十》:“有田但种东陵瓜,有钱但买宜城酒。”
明·英宗朱祁镇在《赐襄王瞻墡襄阳四时歌》:“适情细烩槎头鳊,洽欢满泛宜城酒。”
清·王士祯《估客乐(其一)》:“大艑乘潮来,落帆向樊口。盘烩槎头鳊,杯泛宜城酒。”
美女
楚国美男子宋玉善于辞令,有辩才,屈原弟子,著名辞赋家,与屈原并称。曾事楚襄王、楚考烈王,位从文学侍臣到议政大夫 。他的《登徒子好色赋》中描述的东家之子,正是宋玉家乡宜城的美丽姑娘。
宋玉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译文:宋玉道:天下的美女,没有谁比得上楚国女子,楚国女子之美丽者,又没有谁能超过我那家乡的美女,而我家乡最美丽的姑娘还得数我东面邻居家那位小姐。东邻家那位小姐,论身材,若增加一分则太高,减掉一分则太短;论其肤色,若涂上脂粉则嫌太白,施加朱红又嫌太赤,真是生得恰到好处。她那眉毛有如翠鸟之羽毛,肌肤像白雪一般莹洁,腰身纤细如裹上素帛,牙齿整齐有如一连串小贝,甜美地一笑,足可以使阳城和下蔡一带的人们为之迷惑和倾倒。(收集整理冯波)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