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李干杰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进会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扎扎实实做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笔者认为,在广大农村要抓住“六个关键”,进一步动员农村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着力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全面加强、基础工作全面进步、基本能力全面提升,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证。
第一个关键是:理清发展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首先必须理清发展思路。要深入研究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及乡村振兴的新要求、新机遇。要坚持因地制宜,谋思路、选路子、上项目都要综合考虑发展趋势、现有基础、现实可能,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要坚持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用开放的视野、整合的思维,积极探索与实践农村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要坚持联动发展,把发展集体经济与现代农业、美丽乡村、民生改善统筹考虑、一体推进;要坚持建管并重,对村级资产、公有设施等进一步规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做到既开源又节流,既能促进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又能带动农民群众增收。
第二个关键是:找准发展路径。发展集体经济,选对路子是根本。要充分利用“三资”优势撬动、产业项目带动、集体创业推动、政策扶持联动“四轮驱动”的有效路径,竹溪县探索了10种模式,但并不一定是一个固定模式,各地应该因地制宜,坚持从本乡镇、本村经济基础、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科学选择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径,精选产业、项目和载体,实行一村一策、一村多策和一村一业、一村多业,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找准切合各村实际的途径,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多种发展模式和实现形式。
第三个关键是:把握发展规律。发展集体经济,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农村客观实际。要坚持市场思维。要学习市场知识,主动融入市场,把握市场规律,大胆闯大胆试,探索激励手段,鼓励村干部“走出去”闯市场,把能人老板引进来,让更多市场主体到乡村发展。要牢牢驾驭市场。发挥比较优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谋划好产业和项目,做到无中生有、人有我优,形成核心竞争力。要建好特色基地,充分挖掘特色资源,结合实际发展特色产业。要推进科技兴农,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要巧妙创造市场,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构建农村销售网络平台。要严防盲目上马。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防止头脑发热,盲目铺摊子、上项目。防止短期行为。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不搞竭泽而渔、不搞一锤子买卖。要严防行政命令。要实行科学民主决策,新上集体经济项目要经过认真细致的市场调查和科学评估,重大事项要经过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决定,不能用行政命令来取代民主决策。要严防新增债务。沉重的村级债务已经成为农村发展的制约因素,我们必须汲取教训,不要重蹈覆辙,不能老债未还又添新债,坚决杜绝形成恶性循环。要加大金融扶持和创新力度。鼓励地方通过实施担保费用补助、业务奖补等方式支持乡村产业贷款担保,拓宽担保物范围,加大乡村产业项目融资担保力度。同时,防范化解农业领域金融风险。
第四个关键是:巩固发展成果。要确保三资增值。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村务监督、村务公开制度,不断探索和完善村级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模式,提高村级集体资产管理水平,使集体资产、资源、资金在使用、经营的过程中保值增值。要确保逐步壮大。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要把“蛋糕”越做越大,逐步形成村级集体经济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要确保成果共享。坚持把群众参与、群众受益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村集体收益增多后,要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更多的群众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让广大群众从集体经济中获益,看到好处,更好地支持集体经济发展,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同时增强村级党组织的感召力、凝聚力。
第五个关键是:建强“四支队伍”。建强“引路人”队伍。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经济工作、农业工作能力,打造“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干部队伍,让领导干部成为产业兴旺的“引路人”。以领导班子集中换届为契机,优化县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选优配强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强“当家人”队伍。突出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优配强推进产业发展的“当家人”,提升经营管理、驾驭市场的能力,把村党组织书记培养成农村产业发展行家里手。减轻基层干部负担,推动村书记把更多精力用在谋划乡村产业发展上,带头致富、带领致富。建强“带头人”队伍。要坚持招才引智和本土培养相结合,着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注重骨干队伍、生产大户、经营能手的培育,发挥党员经营户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引进镇、村产业发展顾问和产业发展职业经理人,指导村级产业发展。实施“一品多名技术员计划”,每个村明确特色产业,围绕特色产业采取内外结合,引进来、走出去等各种办法,培养不走的技术员队伍。建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加大职业农民培养力度,让每个村都有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把农村劳动者素质优化到与现代农业相匹配的水平。
第六个关键是:形成工作合力。要压实责任主体,要统筹谋划好本乡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级党组织书记要结合村情实际,深入挖掘潜力优势,带好班子、凝聚力量,拿出办法、全力实施。要扎实有效推动。各有关职能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切实增强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在项目、规划、土地、建设、环保、财税、金融、法律、人才、技术、培训、信息、网络、市场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通力协作、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要积极发挥政策的指挥棒作用,充分发挥驻村帮扶单位、第一书记的作用,抓住乡村振兴的有利时机,用足用活各类政策扶持资金。要严格督导检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仅是一项经济任务,更是一项政治任务。要树立鲜明的干事创业导向,通过不断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做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与乡镇党委党建目标责任考核挂钩、与评先评优挂钩、与村干部绩效报酬挂钩,为村集体经济增收提供强力组织保障。同时,要定期对各乡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情况进行督促检查通报,对工作推进中的好典型、好经验进行宣传和表彰,对工作不在状态、落实不到位的进行问责,确保工作取得实效。(作者:陈龙兵)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