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走出去引进来 让荒山变金山
——巴东县沿渡河镇石喊山村党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侧记
沿渡河镇石喊山村位于巴东县神农溪景区北岸,下辖15个村民小组,775户2098人。近年来,当地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主动走出去,把本土能人和优秀企业请回来,通过支部引领、合作经营、企业带动、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引擎。
12月22日,沿渡河镇石喊山村,柑橘洗果厂及配套设施项目正加速推进,由当地镇、村干部和乡贤能人组成的党员服务小分队,走进施工一线,了解施工进度,监督施工质量。
沿渡河镇石喊山村党支部书记田昊介绍,目前,整个项目已完成60%,建成后可以实现柑橘分级销售,提高产品价值,还可以提供40余个工作岗位,村集体通过厂房和设备租赁每年预计可增加村集体收入30万元。
时间回到四年前,2019年,石喊山村村支两委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同时,着眼长远,积极谋划村发展规划,以党建为引领,制定了发展柑橘特色农业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思路。
“面对满山抛荒耕地,结合本村实际,我们当时就谋划柑橘产业的种植和发展,但是那个时候,我的第一想法就是必须要有实力、有情怀的市场主体参与进来,我们的柑橘产业发展和壮大才有希望。”沿渡河镇石喊山村党支部书记田昊说。
于是,村支两委对在外发展的能人进行了逐一摸排,并通过电话沟通、上门拜访等多种形式,争取让能人能够返乡创业。最终,村党支部书记田昊把目光锁定在四川成都从事工程建筑的能人吴发俊身上。
为把这位家乡人“喊”回来发展柑橘产业,只要一有空,田昊就往成都跑。带着家乡人的期盼,经过不懈的努力和6次面对面沟通,2019年,吴发俊决定回石喊山村发展柑橘产业。
“为了发展柑橘产业,镇、村干部当时都希望我回来搞发展,其实我也希望能尽我一份力量,把老家的土地都利用起来,帮助老百姓增收致富。”吴发俊回忆。
吴发俊回乡后,成立了巴东县金石开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了给市场主体注入信心,让村民看到产业发展的信心,村两委带头入股,发动党员群众积极入股,抱团发展柑橘产业。从2020年10月起,短短2个月时间,吴发俊就在全村适合种植柑橘的8个村民小组内流转了1200余亩土地,并完成了土地的开垦、测量、流转和果苗种植。
2021年,通过石喊山村党员干部群众的率先引领,合作社扩大种植规模,扩充股东,柑橘规模达到了如今的4300余亩,覆盖周边6个行政村,直接带动村民865户2950人增收。
“我们目前在金石开主要是从事柑橘的种植和柑橘的管护,在家门口就能够轻松就业,一年的收入大约在5万元。”沿渡河镇石喊山村村民张芳明高兴地说。
巴东县金石开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发俊表示,这几年,公司累计支付农民工工资800余万元,股东也扩充到87个。
柑橘种下了,果树进入了紧张有序地管护阶段,市场主体在与村支两委沟通时,提出了下一步柑橘如何销售、如何提升产品价值的又一课题。2021年春节正月初二,石喊山村支两委组织在外返乡过节的30余人,召开了一场乡贤座谈会,会上各乡贤踊跃发言,为村里的发展建言献策,提供思路。
不久之后,村支两委通过积极争取,落实了沿渡河镇石喊山村柑橘洗果厂及配套设施项目。2021年7月,石喊山村被纳入巴东县乡村振兴重点村。同时,国家能源局华中监管局也到该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
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村支两委10多次驱车前往武汉对接国能长源和华中局以及相关部门,并邀请公司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到村考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终达成沿渡河镇10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的落地实施。
“改善当地的电网结构,闲置土地这块儿充分利用,板下发展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农作物,让返乡的农民有事可做。”国能长源武汉青山热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邵佑平说。
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通过走出去,引进乡闲能人返乡创业发展柑橘产业,走出去引进大项目和大企业,相关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不断壮大。如今,石喊山村的橘子红了,村民的日子也越来越甜美,当地正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提升全镇各党支部的凝聚力,举办乡贤座谈会、政企对接会,加大乡贤能人和优秀企业的招引力度,让更多在外优秀人才和企业集聚乡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增力。”巴东县沿渡河镇党委组织委员侯江华说。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焦国斌、侯江华)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