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马路牙子”不见了,武汉明年重点路段实现“零高差”
湖北日报 2023-12-21 18:56:15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洁 通讯员 金辉 李军

10厘米高的“马路牙子”,骑车路过时总要“咯噔一下”,影响通行。如今,在武汉,这种“马路牙子”正在消失。

12月20日下午,武汉市召开缘石坡道“零高差”、人行道及井盖整治工作推进现场会。会上获悉,2024年年底前武汉全面实现全市重要区域、重点路段的缘石坡道“零高差”整治,主干道人行道整体质量明显提高,井盖品质得到明显改善。

坡道零高差 出行舒畅

“以前,人行道和行车道之间有一道‘坎’,每次路过都很颠簸,还伤轮胎,现在好了,上下都很顺畅。”当天,在江汉区新华路与兴唐街的十字路口,路过的外卖小哥李先生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该路口位于商圈中心,交通繁忙,不断有骑电动车、自行车出行的市民路过。由于坡道全部变成“零高差”,他们一路没有停顿,非常轻松。

“今年年底前,江汉区将完成金融服务片区、沿江历史风貌片区、中山公园和协和医院周边、武商周边、万松园周边等5大片区的缘石坡道改造。”江汉区城管执法局道桥管理中心负责人李丹丹说。

近日,武汉市城管执法委、市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联合发文,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小切口、微改造、精提升”方式,对全市城市道路主干道及重要区域、重点路段缘石坡道、人行道及井盖开展全面排查和整治提升,着力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及时呼应群众需求。

武汉市城管执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武汉市已完成2198处缘石坡道改造,2024年6月底前完成全市150条重点路段缘石坡道“零高差”改造。

新材料“隐形井盖”脚下再无“哐当”响

随着入地的线缆、管道越来越多,城市的“补丁”——井盖也越来越多,时间长了,这些井盖破损、松动、异响等问题在所难免。

“此前一般采用橡胶垫来处理,但它只能管半个月,现在采用一种高分子弹性砂浆材料对井圈进行整体填充,缓冲车辆碾压造成的冲击力,达到以柔克刚的效果。”李丹丹说。

该工艺单次施工时间约二十分钟,就可立即开放交通,使用年限可达三至五年,大大地提高井盖使用的生命周期。

“该柔性材料有非常好的附着力,能牢牢地粘在盖板上,不用担心松动,保障居民出行安全。”李丹丹说。

在新华路的武汉中心书城附近人行道,记者看到4块与地面平齐的方形通信井盖,使劲踩上去,也没有发出异响。

李丹丹介绍,在人流量密集区域,传统井盖平均每个月就需维护一次,此种材料井盖维护周期可延长至半年,有效降低成本,今后会全面推广使用。

采用彩色沥青,安全岛美观耐磨

安全岛是行人过街的一个中转站,以往都是与人行道铺装保持一致,同样面临因电动车碾压导致的步砖易松动问题。

“我们采用更细的彩色沥青处理,既解决了松动破损问题,又美化了城市环境。”李丹丹说。

为了提倡市民绿色出行,目前江汉区的安全岛选用的是蓝绿色。安全岛上的盲道采用金刚砂材料,保证凸起厚度和耐磨度,便于视障人群感知。

在香港路与台北路交会处,有几家汽车修理店和洗车店,门口普通步砖长期被车辆碾压和油渍浸泡,导致基础不牢,日常维护难度较大。

为此,城管部门采用了一种压模混凝土工艺,其抗压强度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可以根据原有路面选择不同的压模颜色及样式,提高路面美观性。

武汉市城管执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市完成了人行道修复20万平方米,下一步会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将管理需求前置,创新运用新思路、新技术,不断提升人行道通行品质。

责任编辑:李娅晶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