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3-12-19 08:49:03

长港河是梁子湖入江的唯一通道,全长47.47公里,又名“九十里长港”,从磨刀矶节制闸、车湾闸、樊口大闸至洲尾出江口,地跨鄂城区及梁子湖区,流经5个乡镇和1个街道,沿线保护人口6.44万人,农田8.06万亩。
▲长港河两岸沿岸水土富饶,渔业资源丰富,形成了许多自然湾落。一方水土一方人家,从门前蜿蜒而过的长港河,承载着两岸百姓们对故土家园的深厚感情。
▲峒山村
峒山村村民郭汉锋在长港河边生活了50多年,据他回忆,上世纪70-80年代,长港河水清澈见底,入口甘甜,小时候天热时最爱下河游泳,一家人吃水用水都离不开这条河。
▲先台村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以及城乡建设加速,长港河的水运功能渐衰,沿港无序建房、污染物直排、垃圾堆积、树木乱伐等现象增多,宛如玉带的长港河渐渐失去了清透底色。
河流的生命得不到延续,就谈不上发展的可持续性。鄂城区积极探索流域治理新机制,守护长港青绿。2019年5月,鄂州市通过《长港河除险、清障、拆违攻坚行动实施方案》,鄂城区立即开展集中整治行动,沿线1694户违建物共79345平方米得到拆除清理,违规开垦种植行为基本清除完毕。
▲九十里长港
同时,加大综合整治力度,于2021年4月与梁子湖区签订《关于长港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的协议》。根据补偿协议,2021-2023年鄂城区、梁子湖区各出资500万元共同设立长港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资金,严控上下游污染。
▲长港河杜山段
除了打好碧水攻坚战,鄂城区在流域常态化保护、长效化治理、制度化管理方面下功夫,区、镇(街)、村(社区)三级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严格落实河湖长制,设置长港河三级河湖长共19名,开展常态化巡河护河行动,发现问题立即反馈整改。河湖长制经费全部纳入区级财政预算,有力保障工作开展“,鄂城区河湖长制办公室工作人员朱永威说。
▲落实河湖长制
为解决沿岸水产养殖的尾水直排问题,鄂城区大力建设一批水清景美的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示范项目。今年11月,长港镇高沟村尾水治理项目开工。
▲尾水治理项目
“尾水治理项目规划将全村养殖区域的沟渠全部打通,建设生态渠127亩,所有的养殖尾水集中到一处180亩的净化区,处理达标后循环利用或排放入河,鱼池的水质得到了保证,也解决了以往尾水直排问题”,高沟村村干部张勇说。
▲两岸风光经过不懈努力,长港河的水质有了明显改善,长港河下游樊口段的国控断面水质类别由2021年的Ⅲ类提升至2022年的Ⅱ类。
▲水清岸绿
“这几年,长港河边基本看不到围网捕鱼、下地笼、搬罾的现象了,周边的旱厕基本都拆除了,农户们也不再在河边养鸡养猪了,水质望着变好了”,杜山镇村民胡爹爹高兴地说。
“长港的岸边一幅画,老屋古树是我的峒山老家。总书记来到我的老家,给我的乡亲留下话,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来到鄂城区长港镇峒山村,与村民代表座谈,留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殷殷嘱托。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点
十年过去,峒山村发生着许多可喜的变化,水清了,路宽了,村民收入高了,曾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村垃圾转运站、污水处理厂进行了升级,村里的农业也变成了涵盖文旅、养殖的富民产业,带动着长港周边企业走绿色转型、生态发展的路子。
▲峒山垃圾压缩转运站
在峒山村嘉禾水产养殖区,40个室内鱼苗池以及25个户外精养鱼池全部实现了水集中净化,净化区种有香蒲等治污植物,通过生物净化和人工湿地系统进行养殖尾水净化、循环再利用。
▲水体集中净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年3月,峒山村打响“山水乡愁”品牌,隆重举行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
▲峒山香米
▲峒山莲心茶
峒山香米、鄂稻贡、峒山莲心茶等优质农副产品,以及鸿峒山庄、栖客露营地等一批农文旅产业集中亮相。目前,全村80%的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村集体收入今年有望达到410万元。
▲峒山村农文旅项目水是农业之源。长港河中下游的杜山镇,沃野千里,水系纵横,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年,该镇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
▲杜山镇
这里有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鄂州特色种业研究院、武昌鱼国家级原种场、黄颡鱼省级原种场、加州鲈鱼繁育基地以及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
▲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
鄂城区通过大力践行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发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激活了千万个流动的“净化因子”。沿岸的先台村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全村人居环境的“细梳妆”,换来村庄内外新“颜值”。
▲先台村
“各家各户自觉将门前垃圾清理好,再倒到垃圾集中点。去年沿着港边建了百姓乐园,村民们休闲活动有了好去处。”先台村七组组长胡大双说。
▲百姓乐园
该村将渡口建设纳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内容,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申请80万元专项资金,对渡口岸坡道路、安全设施、景观环境等进行提档升级。
▲先台村渡口
走进316国道沿线的旭东村,靠河边的农家庭院干净整洁,树上挂满沉甸甸的橘子。靠路边的民居描上了美丽的墙绘,成为国道沿线一道靓丽的风景。
▲旭东村该村紧盯人居环境整治,建立党员联户制度,在潜移默化中带动群众参与,把自家房前屋后“扫干净,码整齐”,并对各组卫生环境进行交叉评比,实现了村庄净、岸线绿、生态美。
▲旭东村
长港河下游的樊口社区,联合樊口大闸管理处、樊口街道社工站常态化开展护河净滩志愿行动,宣传非法捕捞给生态带来的危害,以绵绵之功守护岸线生态。
▲开展“净河护滩”行动
张阿姨是其中一名志愿者,退休后经常参与护河行动,“小小之举,能改善水岸沿线环境卫生,看着环境变美了,我们心情也美。”
▲长港河入江处
责任编辑:饶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