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11个教联体!宣恩全力打造教育发展“新引擎”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3-12-11 10:52:42

教联体是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和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宣恩县教育局通过“以城带乡”“以强带弱”“远近搭配”“大小结合”的原则,出台《宣恩县教联体建设实施方案》,结合教育实际形成了省级教联体2个, 组建以优质校为核心校的“1+N”县级教联体9个,通过强化以“教研一体”为支撑,为教联体“输血”;以“教学展评”为抓 手,为教联体“活血”;以“教师培训”为引擎,为教联体“造血”的组合举措,整体推进教联体各校在办学理念、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校特色等各方面实现同频共生发展。

以“教研一体”为支撑 为教联体“输血健体”

“请表中涉及到的同志在线填写相关内容。”8月30日,一则“2023年宣恩县教学研究室青年教师入校任课确认表”的工作通知发在教研员工作群内。很快,8位即将入校任课的教研员就已经填写完毕。对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入校任课,年轻的教研员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希望你们加强学习,聚焦课程教学领域,加强对课程教学关键环节的研究和指导,加强育人方式改革的研究和指导,教研一体,知行合一,有效促进学校课程质量提升和教师专业发展。”宣恩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志刚对进校任课的教研员反复嘱咐。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2023年以来,宣恩县教育局教学研究室进一步下移工作重心,坚持“三进”(进学校,进班级,进学科组)工作常态化,采用教研员“周一周五在机关、周二至周四在学校”的工作模式,以教联体为主阵地,发挥城区学校龙头作用,以专项视导、专题视导和“视导+督导”为主的“三进”工作,通过听课评课、研讨座谈、培训讲座等方式,对教联体学校教学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掌握教学动态,诊断教学问题,指导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式,有效帮助学校和教师梳理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我们想通过这种教研员入校上课、观课、议课的方式,营造一种‘向我看,跟我干’的教研新生态,以‘教研一体’为支撑,为教联体‘输血健体’,促进城乡教师共同进步。”宣恩县教育局党组成员、教研室负责人汪定红介绍说。

以“教学展评”为抓手 为教联体“活血固本”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堂课,我觉得谭老师还要进一步挖掘课程育人因素,让学生感悟长征精神。”“谭老师综合运用了多种评价方式和方法,充分体现了‘教学评’一体评价理念。”“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还可以再优化下。”在宣恩县博雅实验学校,历史组的老师们围绕谭霞老师的一节展示课展开了深度研讨。

这是宣恩县第二民族实验中学教联体开展历史学科教学展评活动前的“磨课现场”,12月4日在教联体成员校宣恩县博雅实验学校举行。2023年秋季学期以来,这样的场景在宣恩县各个学校“上演”。

2022年12月,宣恩县教育局印发《宣恩县教联体建设实施方案(试行)》,构建了全县教联体建设的四梁八柱,明确了改革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实施路径。面对“城区龙头学校少,农村薄弱学校多”的问题,强化改革攻坚,以最大决心破题开局。2023年秋季学期,以宣恩县教学研究室主导,教联体核心校牵头,各成员校配合参与,全县所有教联体和中小学所有学科全面启动“教学展评”活动。

“这是一次挺好的学习的机会,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每个学校都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李玲老师是来自教联体成员校沙道沟镇民族初级中学的一名年轻历史老师,只有一年教龄的她,在教联体赛课中脱颖而出,和另外一位老师一起联手代表宣恩县第二民族实验中学教联体参加全县展评。教联体运行后,教师从“校区人”成为“教联体人”,实现教联体内各校区无障碍调配,能让不同校区老师在交流中共鸣,在融合中成长。

2023年秋季学期以来,宣恩县11个教联体共开展教学展评活动85次,县级教学展评15次。

“我们以‘教学展评’这一抓手为切入点,通过教联体内教师集体打磨,团队作战,备课讲课说课捆绑评价,最后在全县展评中角逐出团队奖,这就改变了过去以学校为单位的‘个人英雄主义’,这种以赛促练的活动,给年轻教师提供了快速成长的平台。”宣恩县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年轻教研员黎春花表示,教联体共建共赢共享的理念让他们找到了工作的突破口。

以“教师培训”为引擎 为教联体“造血强基”

近日,宣恩县民族实验中学教联体“壮苗”计划跟岗的教师“压力”很大,“汇报课”来临,大家都“卷”了起来,既要用心听课,还要精心备课,悉心打磨,“壮苗”教师们努力学习,指导老师耐心教授。

“张老师,跟岗学习一周,教学研讨,听课评课、磨课上课,感觉整个人都升华了,谢谢你。”培训结束后,来自高罗镇初级中学

的田娇给指导老师发微信表达了内心的感谢。

为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让青年教师尽快成为思想过硬、业务精湛的教育教学能手,宣恩县教育局2023年秋季学期开展了两期“壮苗计划”教师培训工作。从“薄弱学校”到教联体核心学校跟岗学习的“壮苗”教师在学科名师、骨干教师的指导下,夯实专业知识,锤炼教学基本功。指导教师从备课的所有环节对参训教师进行指导,并开展课堂展示。

除了“壮苗计划”,宣恩县教育局每年还要开展2期“育苗”计划,近3年内新进编的年轻老师都要参加,进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教学常规培训、教研能力培训以及班级管理能力培训等,让年轻教师“交作业”,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实现共同提升。

通过“育苗”计划培训新进教师,通过“壮苗”计划培训青年教师,通过暑期培训全员参训,宣恩县教育局以“教师培训”为引擎,为教联体建设“造血强基”,最终实现教联体“提升每所学校的发展水平、提升每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提升每个学生的学习品质”的目标。

“通过推动教联体建设,优质资源的示范效应和放大效应明显,一些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不断增强,下一步,我们还将积极探索对教联体的评价机制,确保各个教联体联出特色 、联出效益、联出成果。”宣恩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谢昌勇表示。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胡慧芳 余林松)

责任编辑:于露露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