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近期,宜昌大剧院项目选址变更到西坝岛岛头的消息,引起广泛讨论。宜昌西坝,这座长3500米、宽900米,镶嵌在长江中心的小岛,随着高标准规划和即将大规模开发,焕发出耀眼光彩。
叶枝顺 摄
历史:千年兴衰见证宜昌变迁
宜昌大剧院所在地的西坝“庙嘴”,名字颇有神话色彩。
《西陵文史》记载,古西坝位于西塞门外,有向、万、邓、屈四姓近百户人家,因连年水患,龙王遂指令五条蛟龙在两江交口衔水泄洪,人们将此地命名“龙嘴”,为图简便写为“龙咀”。明洪武年间,安徽凤阳皇觉寺戚光大师游历至此建寺修庙,故而渐渐被称为“庙嘴”。
▲资料图。 来源: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
西坝历史悠久,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的吴国西陵督步骘及其子步阐,曾经分别在西坝、葛洲坝筑城抗击晋朝,步骘去世后步阐降晋引发西陵之战。1958年和1968年两座故城先后被发现,同时还发现有战国、西汉墓葬。
西坝黄陵庙,则是长江水患的历史见证。清同治年间,长江发生千年一遇洪灾,夷陵区三斗坪镇黄陵庙损毁严重,禹王神像漂流至西坝,官绅打捞后于此重建黄陵庙。如今西坝黄陵庙早已不见踪迹,《东湖县志》的图画里,西坝之尾“黄陵庙”图文依然诉说着历史。
▲《东湖县志》图画里的西坝庙嘴。 图片来源:宜昌市档案馆
穿过刀光剑影和苦难岁月,和平时期的西坝,成为文人笔下“世外桃源”的象征。明万历年间,公安派诗人雷思霈作《西洲杂咏》,赞叹西坝山光水色和民风民情:“面面皆江水,层层是峡山。人烟丛树里,麦浪古城湾。鱼妇荡尾桨,渔翁撒细网。网得鲤鱼儿,卖与客船上。”《东湖县志》描绘西坝的图画中,可见低丘石坎、田畴房舍、庙宇祠堂、高树低草、轻舟白帆。
西坝不止有田园风光,清末太平天国攻克武汉后,川盐大量销鄂,西坝迎来商业繁盛时期,从庙嘴至大南门外“蜀舶云集,百货充牣,萃于东湖”,庙嘴、镇川门沿线各种码头、货栈、店铺、栈房、饭铺等鳞次栉比,西坝“甲街”闻名遐迩。
▲过去庙嘴前的一座桥,远处便是镇江阁。王道生 摄
史料记载,西坝先后建有黄陵庙、金公寺、栖霞寺、太和观、五通庙等寺庙,庙嘴东侧“赤矶钓艇”是“东湖八景”之一,西坝嘴前“玉笔碛”有“玉笔点江心”之美誉。旧时夷陵龙船竞渡起源地设在庙嘴,每逢端午节,西坝江边群龙飞驰,锣鼓震天,观者如云。
产业:工业基地筑就“长江第一坝”
新中国成立以后,西坝不仅成为供给宜昌蔬菜的“菜园子”,更是宜昌产业崛起和重大工程建设的重要阵地。
▲来源: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
从1954年起,西坝陆续建起了利民化工厂、峡江造纸厂、民康制药厂、三峡制药厂、长航宜昌船厂、宜昌磷肥厂、西坝砖瓦厂,成为宜昌较早的工业基地。到了20世纪70年代,云集西坝的各类工厂,为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
葛洲坝选址于此,源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中国历史地貌与古地图研究》记载,长江自西向东冲出南津关后,下游三公里处堆积成西坝和葛洲坝两个并列的江心沙洲,位置形态几乎万年不变,分汊河道在史前即已形成,在历史时期内属稳定型分汊河道。
▲“长江第一坝”葛洲坝。 叶枝顺 摄
1970年10月,武汉军区和湖北省革命委员会联名向中央呈交《关于兴建宜昌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请示报告》。12月30日,经中央批准,“长江三三O工程开工誓师大会”在西坝上游沙滩举行,作为主要施工现场的西坝,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
随着葛洲坝修建,西坝先后汇聚中国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葛洲坝水利发电厂、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航宜昌船厂等“国字号”企业,成为电力、通航、船舶等产业重要基地。高峻挺拔的“航运综合楼”、三峡开发总公司大楼等,成为西坝新的标志性建筑。
蝶变:以“世界级”眼光起笔美好未来
进入21世纪,西坝受狭窄空间制约,众多企业逐渐搬离,繁华不再。2004年西坝控制性详规出台后,西坝迎来艰难新生。
2016年成为西坝发展的关键年,宜昌至喜长江大桥通车,西坝与两岸互通更加紧密。同年,三峡旅游新区启动下西坝征迁、上西坝翻新,“综合性城市居住区+国际文化休闲岛”的定位,让升级版的新西坝跃然而现。
▲来源: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
2021年,市委市政府决定打造一站式潮流夜经济消费综合体,“西坝夜市”激情开街,酒吧、电竞、KTV、艺术馆等新业态集聚,横空出世的“长江不夜岛”,以及宜昌大剧院等大型公建落户,让西坝加快焕新出彩的步伐。
▲来源: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
今年初,《宜昌西坝、平湖片区总体发展规划》公示,西坝岛定位为长江魅力不夜岛,主要布局文化艺术、创意设计、配套服务等功能,致力于打造成彰显宜昌韵味、体验本土活力的年轻人向往的潮玩圣地。
▲来源: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
随着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的纵深推进,历经沧桑巨变的西坝,再次站在城市“主角”位置,从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中,汲取生生不息的力量,正以世界眼光和国际标准,起笔未来。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