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武昌老九门,如今怎么样了?
一部手机游武昌 2023-11-30 17:35:22



下一站,昙华林武胜门站到了

2021年年底,武汉地铁5号线开通运营,首义红开始在长江南岸流动,除了无人驾驶技术引人注目外,地铁站昙华林武胜门也成为了一个旅游打卡点而备受关注。

当听到地铁车厢里报站昙华林武胜门时,有人不禁问:武胜门在武昌?武胜门和武胜路是两个不同的地方?

经过搜索发现,答案是肯定的。武胜门在武昌,武胜路在硚口,两者隔江相望。有意思的是,汉阳门不在汉阳而在武昌。进一步深挖时,一段关于武昌老九门的故事开始重现江湖。


起义门


起义门,是武昌九座老城门中唯一保留下来的一座,位于武昌城东南面,所以最初被称为新南门。

这座饱经沧桑的城门,经历过多次更名。城门内的一段路原名中和门正街,城门外的叫中和门外正街。为取“中正仁和”之义,新南门更名为中和门。

罗逊 摄

1911年,辛亥革命党人掀起武昌起义后,起义军迅速占领门内东面的楚望台军械库,在城楼上架炮轰击湖广总督府,对光复武昌城起了重要作用,因此中和门享有“首义胜利的开端”的赞誉


民国初年(1912年)改“中和门”为“起义门”。起义门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的起义门乃1981年重建,“起义门”三字为叶剑英元帅所题。

2011年,辛亥革命100周年时,起义门作为辛亥革命的一处重要胜迹被整修一新,并在其东西两侧仿古重建了一段古城墙。


起义门是武昌历史的见证者和记录着,重建后的起义门城楼巍峨壮观,是游客寻访首义踪迹的必经之地。今年是武昌古城建城1800年,春节前夕起义门的城墙上首次挂上巨幅春联


“历史风云,彰显古城千载荣光,博雅贤圣文脉宏远;英雄画卷,满怀时代百年使命,大成武昌蓝图辉煌。”这副高7米、宽1米的大红春联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格外引人注目。


汉阳门


汉阳门,是武昌古城西边的一座城门,与汉阳隔江相望。虽然城门早已不存在,但是这一带依然被称之为汉阳门,并随着音乐人冯翔的民谣《汉阳门花园》,更是名声大噪。


这是距离黄鹤楼最近的一座城门,许多国内外名人都曾在这里登船上岸、远眺长江和黄鹤楼。


由于其紧邻长江江岸,汉阳门一直是水陆运输的重要点位,其繁华程度自是不言而喻。

如今这里已建起了中华路城市阳台,成为人们漫步亲水观景拍照的新打卡点。未来,这里还将建成5000吨级游船停靠的游轮母港,向武汉的新地标出发。


武胜门


武胜门是明清时期武昌城北面唯一的城门,最初取名为“草埠门”。那时,城门内外商贾云集,店铺鳞次栉比,沿街满是渔民菜农吆喝叫卖,繁华热闹,十分接地气。

后来更改为武胜门,取“都武而昌、得地之胜”。这里当时是军队出征必走的大门,有着战之即胜,平安归来的期盼。

武胜门,是武昌古城北侧门户,得胜桥千年古街的起点。2018年,和平大道南延(中山路—张之洞路)道路施工区域发现武昌古城武胜门遗址。

出土文物中有一块明代铭文砖,上有“武昌县提调官县丞杨时敬”“武昌府提调官通判系张朂”等字样,另外还出土了少量的明清时期青花瓷片。


虽然城门不在,但昙华林武胜门站让“武胜门”在地铁5号线里不断流动,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加之该站紧邻时髦又文艺的昙华林,从A出口出站,一栋居民楼外墙被涂鸦成了丰富的色彩,更是成为不少游客相机里的焦点。


文昌门


文昌门位于西南方向,在今紫阳路西端,20世纪60年代被划入武昌造船厂内。如今解放路南段以西还留有一段文昌门正街。由于江湖地势独特,曾经这里有一处江湾,形成了妥妥的避风港,为江面来往船只遮风避浪。

除了地理优势,文昌门还是武昌文化氛围浓厚的象征,有着文运昌盛的寓意。旧时,这一带为文化区,南有总督署及大小衙门,北有文昌阁和学院、书院,城外临江设有皇华馆和接官亭。每逢乡试,考生多从文昌门进城,再到文昌阁登拜。

明洪武二年,文昌门内建起江汉书院,是后来的湖北三大书院之一。清末,张之洞在此开办布、纱、丝、麻四局,这里逐渐成为工业区。


平湖门


平湖门在今天的长江大桥武昌桥头堡之南,彭刘杨路的西段,花堤街口至临江大道之间。

原来这一带有平湖闸,西湖、宁湖等湖水通过平湖闸与长江相连,平湖闸起到平抑水位的作用,所以起名平湖。公元1794年《江夏县志图》中标明,平湖门外有粮仓。进米粮船多半会在这里停靠,“升斗量米平湖门”的说法由此而来。

1927年,城门拆除后,平湖门现在还被这里的老居民称呼,但已不再是以前平湖门的专称,而是泛指平湖门水厂和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这一带。


忠孝门


忠孝门,即小东门,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江夏侯周德兴建,位于宾阳门和武胜门之间。

提到忠孝门,不得不提民族英雄岳飞与英雄城市武汉了。据书中记载,忠孝门原名为宋、明时期武昌城门之一的小东门。


在武汉,岳飞陪伴其母亲姚氏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时光。姚氏病故后,岳飞赤足扶灵送母的从小东门出城至庐山安葬。为纪念岳飞为母守孝的典故,小东门在明代多个城门重修更名时,被改为忠孝门。

如今,从武昌小东门十字路口沿民主路西行百余米,还能找到一条名叫“忠义门”的街巷。


宾阳门


宾阳门,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是武昌城东面最重要的一座城门。很多人对这个门感到很陌生,但是提到大东门,武汉人几乎就很熟悉了。

宾阳门建于1371年,其具体位置在千家街北端武珞路上,与小东门相距较近,所以有着大东门之名。1535年改名为宾阳门,有着迎接日出之门的说法。但老百姓仍习惯称大东门,并沿用至今。

宾阳门作为向东出城的主要通道,其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武昌的重要地位。其依山而建,具有易守难攻的特点,让其一度成为军事要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历史上的1926年,这里发生了惨烈的激战,城门下死伤无数。近百年后的今天,这里车流不息,人来人往,见证着城市的发展。


保安门


保安门位于武昌城正南,在保安街复兴路口东侧与复兴路集贸市场大门之间。保安门往北与武胜门南北相望,构成了武昌古城的千年古轴,又与城中的楚王府遥遥相对,起到拱卫作用,因此叫作保安门。

古城门拆除后,地名和街巷担当了延续文化血脉的使命,保安门后有一条保安街。


望山门


望山门位于武昌古城南面,今天的解放路南端,武昌造船厂东侧。望山门,原名望泽门,有着美好的寓意,即登门即见云梦泽。

近代以来,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望山门外创建了缫丝局。望山门外稍远处还有白沙洲造纸厂、耀华玻璃厂、粤汉铁路总工厂等近代企业,为武昌近现代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岁月悠悠,武昌老城门或许现在仅存一段墙、一座门,甚至成为地图上的一个点,但它们作为时代更迭与发展的见证者永远在历史的长河中留存

如今人们,依然可以通过它们,寻踪访迹,更加深入了解武昌古城。
出品 | 武昌区文化和旅游局
辑 | 程佳怡

责任编辑:赵琳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