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湖北发布】到2025年 湖北全省智能家电产业链整体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
湖北日报 2023-11-29 14:55:51

湖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刘璐瑶)11月28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推进‘链长+链主+链创’机制 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介绍“智能家电产业链”有关情况。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志勇介绍,湖北省将智能家电产业发展列入“十四五”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和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同时在突破性发展五大优势产业的基础上,选取了九个新兴特色产业重点打造,智能家电产业位列其一。力争到2025年,全省智能家电产业链整体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争创国家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把湖北打造成智能家电生产、销售、创新和服务中心。

链长+链主+链创  三者之间如何协同推进? 

“三者之间既有全局统筹又有局部重点突破,既有组织领导,又有工作协同反馈的关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志勇介绍,链长作为产业链发展的领头羊,为产业的发展指引方向。链长领导相关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聚焦产业定位、目标任务、主攻方向,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年度工作清单,组建专家委员会、推动出台配套政策,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题,积极争取国家产业布局和财政政策的倾斜。

链主作为行业发展中的先头部队,为产业发展树立旗帜标杆。“链主”企业要强化引领,在扩大自身规模的同时,在技术攻关、产品推广、产销合作、标准制定、质量管理、品牌创建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带动产业链整体竞争力提升。同时发挥自身品牌效应,吸引一批资金雄厚、技术先进、市场占有率高的上下游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配套企业落户湖北。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在空间上集聚、业务上协作、资源上共享,不断提高本地配套率。

链创平台作为产业链创新孵化器及转换器,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库支撑。主要聚焦我省智能家电产业链短板弱项,在智能芯片应用以及操作系统、高效压缩机、高精度电机、变频控制器、家电专用工艺及装备等方面,以产业需求为牵引择优立项,“链主”出题、“链创”答题,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及前沿引领技术,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产业生产力转化,全面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扎实推进“三链”融合工作机制,强化链长的组织领导,协调好链主引领作用和链创平台的创新能力,共同保证《行动方案》重点任务、重点项目落地实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 

“省经信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智能家电产业指导意见和有关精神,按照《关于进一步深化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主攻方向,着力推动我省由‘家电大省’向‘家电强省’迈进。”省经信厅二级巡视员陈学农介绍,省经信厅一是育强“链主”企业。支持“链主”企业在产业链技术攻关、要素聚合、上下游协作、生态营造中发挥支撑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链整机及主要零部件配套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合力打造区域品牌,推动企业规模体量逐步跨越提升。鼓励智能家电上游配套企业做大做强,加强核心技术创新,在小型压缩机、电机、阀件、专用芯片、功率模块等专业领域发力,涌现更多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及国家制造业技术创新等示范企业。

二是优化产业布局。推动链主企业优先向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重点园区聚集,提升产业集聚区集约程度、规模效益、创新能力、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水平。支持武汉扩大家电生产规模、丰富产品品种,打造全国重要的空调生产基地;支持荆州围绕高端冰箱、洗衣机、小型冷柜、保鲜柜等智能家电及小型生活家电,进一步延伸智能家电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支持黄石、孝感、黄冈等地推动智能大家电和智能小家电协调发展。

三是加快集群发展。进一步强化我省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在全国智能家电产业链大循环中的差异化定位,构建以武汉市为核心,荆州、黄石、襄阳等地为特色区的“一核多翼”智能家电产业集群空间格局。推动“链主”企业向核心聚集、骨干企业在省内合理分布,引导智能大家电和特色小家电协调发展、整机和零部件协同推进。建设一批企业集聚化、结构绿色化、链接生态化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

四是深入数转智改。以荆州美的冰箱“世界灯塔工厂”、美的洗衣机“5G全连接工厂”为标杆示范,引领带动智能家电产业“两化融合”发展,支持智能家电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升级,争创国家“数字领航”企业、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和优秀场景。鼓励智能家电企业通过建设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平台、产品数字孪生等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用户粘性

企业如何让工业充满数智,让数智创造价值?

“TCL空调武汉工厂是新建的智能新风空调高端生产基地,今年已获评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难点在智能制造我们采取先易后难、先点再面、先数后智的思路;主要的零部件因为是流程制造相对来说过程管控难度单一,较易实现智能制造,目前我们基本实现黑灯无人工厂;但是空调的制造过程是供应链的全流程集成的离散型智能制造的产业升级过程,难度非常大,目前我们通过工业互联网6+1平台、数字孪生1.0完成了数字化的基础建设,现在我们正围绕大数据模型先进算法的开发,实现从数到智、从智能1.0到2.0的升级过程,路虽难、行则将至。”TCL空调器(武汉)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心安说,公司正在持续利用温度、压力、视觉以及化学元素、rfid芯片等数以千计的传感器,通过传感与自动化技术模拟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感觉,应用大数据算法赋能设备及人工,实现高效质量检测、生产过程的线平衡管理,使TCL智慧新风空调产品的生产效率、质量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如何将湖北科教资源,转换成湖北家电产业科技的创新优势?

湖北工业大学智能制造产业学院院长张超勇介绍,我省高校帮助我省智能家电产业链补齐短板弱项,需要考虑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我省高校众多,科教资源丰富,然而湖北智能家电产业链整体环节偏弱,尤其是智能家电产业人才需求缺口较大。因此需推动我省高校建立健全与智能家电产业发展相适应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培养智能家电设计、制造、应用等方向的专业人才,为链长、链主培养充足的科技创新与应用人才。二是产学研合作攻关智能家电核心技术,包括围绕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基础材料、工业基础软件、基础制造工艺及装备、产业技术基础等重点领域;聚焦我省智能家电产业链短板弱项,在智能芯片应用以及操作系统、高效压缩机、高精度电机、变频控制器、家电专用工艺及装备等,解决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难题。高校通过与龙头企业与省内智能家电制造企业合作,建立绿色、回收处理及资源再利用创新平台,建设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平台、产品数字孪生等方式提高智能家电产品附加值。三是搭建技术支撑平台。谋划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武汉大学电子制造与封装集成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工业大学现代制造质量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3家链创机构等与省内高校院所、龙头企业建立创新联盟。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省级智能家电制造业创新中心、省级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最终将湖北科教资源,转换成湖北家电产业科技的创新优势。



责任编辑:刘璐瑶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