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记者周三春、通讯员宿佩君)11月27日,随着楼顶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中科院-武汉大学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基地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中科院-武汉大学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基地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珞狮北路和八一路交叉口,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建造。项目建成后,将为中科院的科研人员和武汉大学的教师们提供更高质量的科研教学环境,助力更多科研成果产出。项目自2022年7月起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2024年年中竣工,由中建三局三公司中南分公司承建。
该基地旨在依托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和武汉大学的技术与创新资源,打造卓越创新中心、国家级协同创新产业基地、国家级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科教创新引领区、产业创新集聚区、创新创业示范区。
在项目建设中,为达到更好的节能节水效果,建设者们巧妙地采用了多种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例如在全楼35个卫生间和800多个办公室的末端,安装水电分级计量及能耗监测设备,可以对资源能耗进行实时动态管理,预计每年可以节水1万吨,节电25万度,推动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