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陈昌荣 王坤 毛天姿)他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之子,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但在竹山县双台乡茅塔寺村,提起他却是赫赫有名——是他带头把农民组织起来,发展食用菌和家庭养殖业,用默默的付出和辛勤的劳动,赢得了村民的拥戴和信任。他就是十堰市首届“十佳创业明星”、双台乡茅塔寺村党支部书记兼双台乡菇木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叶峰。
叶峰今年47岁,浓眉大眼,他的国字脸盘黑红,身板像蒙古人一样壮实,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叶哥,以前曾是一个小有名气的“羊馆长”。初中毕业,他就只身闯荡山西,进过工厂,下过煤矿,一干就是十多年,虽然赚了些钱,但是再好的远方也不如故乡,叶峰心里一直装着要建设家乡的梦。
“我从小对羊就有亲近感,小时候看着父辈们养羊,就想长大后也要当个羊馆。”2012年,他从媒体上看到惠农政策,想到自己的家乡山场面积大、水草资源丰富,十分适合养羊,经过深思熟虑,他毅然剃了头上的“洋楼”,换上了“黑衬衫,”回到家乡投入400多万元建起一个标准化羊圈,排水、消毒、保暖等设备,喂养了800多只羊,还养了100多只鸡。这以后,他为了科学养羊,有空就往县图书馆跑,专门找科技书刊读,钻研养羊的科学方法与防疫知识。他依靠科学养殖的马头羊,长得快、个头壮,年出栏都在100头以上,年纯收入达10多万元。
事实教育了乡党,在他的带领下周围几个村里都搞起了家庭养殖业,村里也有20多户村民加入了他成立的茂源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为成员提供饲料、养殖技术,聘请防疫员统一防疫,统一收购,实行“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社员知识化、产品安全化”的生产经营模式,极大降低了市场风险,提升了养羊业的规模效益和整体水平。到目前为止,合作社已发展会员26户,年出栏1000多只羊,并带动了本村及县内其他乡镇农民发展肉羊产业,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发了“羊”财的群众都说:“叶峰真是我们乡村振兴路上的领头羊啊!”
2018年12月,叶峰当选为村支部书记。叶峰常说:“自己有钱不算富,富在有仁富一方。”当年7月,在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叶峰以“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建设了占地98亩的年产200万棒的食用菌制棒基地,并建立了双台乡菇木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本地80余名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如今,叶峰的蘑菇事业已是风生水起,他被周边十里八乡的村民们亲切地称作“蘑菇书记”。在他的带动下,双台乡建设食用菌基地达250余亩,香菇种植基地达20个,发展香菇合作社9家,香菇种植涉及12个村,带动400多农户栽培蘑菇,平均每户年增收1万多元。
“下一步要进一步扩大种养规模,形成以马头羊饲养、良种繁殖、食用菌和烟叶种植为一体的新农村发展模式,让茅塔寺的乡亲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听了村支书叶峰的发展计划,笔者仿佛已经看到了茅塔寺村更加富裕美好的明天。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