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枣阳市鹿头黄酒:历经千年非遗传承 在新时代走向振兴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3-11-23 10:35:22

枣北黄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地方文化的象征,寓意着团聚与欢乐,传递着情感与温度。枣阳人民以黄酒待客,以黄酒祭祀,以黄酒表达情感。在枣阳,黄酒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存在。

枣北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为黄酒的酿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鹿头黄酒就是其中的代表,民间仍然传承着“交了九月九,家家户户做黄酒”的习俗。在鹿头镇,酿造黄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这项古老的传统工艺在这个小镇上代代相传。

非遗鹿头黄酒第四代传承人魏兆合:我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黄酒酿造,这是我们家族传承了几代人的手艺。我不能让这个传统断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这是我对祖先的承诺,也是我对黄酒的热爱。

魏兆合,枣阳鹿头地封黄酒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灵鹿牌”地封黄酒的品牌创始人。他坚守黄酒酿造的古法,四十年来以笃行不怠之初心,以他的经验、技艺和热情,守护着这份非遗佳酿的传统和精髓。

非遗鹿头黄酒第四代传承人魏兆合 :酿酒这个东西,要用心去做。每个步骤都要做到位,不能有半点的马虎。你们看这个糖度、酒精度、清澈度和香醇度,全都要靠我们酿酒师的经验去把握。

在魏兆合的引领下,我们参观了他的酿酒坊。他告诉我们,酿造黄酒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十分关键,一旦疏忽,就可能影响到黄酒的品质。而魏兆合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能够准确地把握住每一个酿造的细节。

非遗鹿头黄酒第四代传承人魏兆合:酿酒就像画画一样,需要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我们的黄酒,就是我们枣阳鹿头的风格,我们的特色。我们要把最好的黄酒献给每一位喜欢喝酒的人。

为了保证黄酒的质量和口感,魏兆合不仅严格控制酿造的每一个环节,还积极探索新的工艺和方法。他告诉我们,酿造黄酒不仅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项艺术活。需要不断追求卓越,才能酿造出最好的黄酒。

非遗鹿头黄酒第四代传承人魏兆合:我们选用的都是当地优质的大米,还有井水,这是鹿头镇特有的井水,清甜甘冽。用这种水酿出来的黄酒,味道醇厚、甘甜。酿酒是个需要耐心的活。从开始到结束,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陈放的时间越长,酒的质量就越好。

如今,“灵鹿牌”地封黄酒已经成为了枣阳鹿头镇的一张名片。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魏兆合和他的继承人用坚持和执着,守护着这份历经千年的非遗传承。而这款黄酒,也因为他们的匠心独运和不懈努力,成为了人们品味历史、享受生活的理想饮品。

非遗鹿头黄酒第四代传承人魏兆合 :我们灵鹿牌地封黄酒不仅仅是一款美酒,它还承载了我们鹿头镇的历史和文化。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我们的黄酒。这是我们的传统,也是我们的骄傲。

然而,枣北黄酒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现代化的冲击使得传统的酿造工艺后继无人,市场萎缩。但是,也有人看到了其中的机遇。他们尝试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研发出新的产品,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枣阳市鹿头镇党委政府也在积极行动,鼓励传统酿造工艺的传承和发展,举办各类黄酒文化节、展览等活动,提高枣北黄酒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此外,一些有识之士还成立了专门的枣北黄酒研究所,致力于研究和开发新型的枣北黄酒,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鹿头镇党委宣传委员、副镇长林爽:鹿头黄酒之于鹿头人,是骄傲,是乡愁,是希望,弘扬黄酒文化,振兴黄酒产业,是每个鹿头人的责任和使命,我们也将通过持续举办黄酒斗酒大会等推介活动宣传鹿头地封黄酒非遗文化,推介鹿头走遍全省、走向全国,让更多的人了解枣阳黄酒文化、爱上鹿头黄酒。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邱超 谢威 谢强)

责任编辑:杨家威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