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一桥架南北 清江又飞虹 长阳都镇湾镇峡洞岩桥试通车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3-11-10 14:42:34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田亚敏、盛克庆、蔺聪)加快推进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交通先行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以“大县城大交通”为着力点,办好人民群众的“心头事”,构筑起对外大联通、对内大循环的交通路网格局。

今天(11月9日)上午,位于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高桥村的都镇湾镇峡洞岩桥迎来了试通车。

峡洞岩桥全长241米、宽12米,横跨清江河汊难汊溪,连接都镇湾集镇与高桥村,由三峡集团及其所属湖北能源、清江公司共同出资援建,是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高桥村位于长江一级支流清江流域,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清江隔河岩水电站兴建,九十年代初水库蓄水,一条沿江的主干道沉没水底。这条主干道曾经是长阳清江流域交通干线,也是流域内高桥、樟木垒、居溪、三洞水、晓溪等5个村庄万余名群众出行的必经之路。

“库区蓄水之后,仅仅一处分水岭与陆路相连,八九千人出行非常不方便,基本上就是一个‘孤岛’了。”村民王宏兴回忆。

山路十八弯,虽然高桥村的江对岸就是都镇湾集镇,但由于陆路需要绕行60多公里,开车需要耗时近两个小时,村民出行只能选择“渡船过河”。“可以用与世隔绝来形容,上学就医蛮不方便,库区形成以后到集镇必须坐船。”“候船坐船,往返一个人要花二三十元。”“为了赶时间,基本上都是包船出行,包一艘船十五块,返程还要请个摩的送到码头,又是一笔开支。”谈及出行难,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

过河包船,上岸找车。“高桥无桥”的辛酸困扰了村民们三十多年,一桥飞跨成了高桥村几代人的期盼。为此,当地聘请桥梁设计单位,进行前期项目规划设计,可预算近4000万元的项目资金,让这个“半岛村”犯了难。“要投资三四千万元,对于我们一个村,甚至乡镇来说都是一个天文数字,确实压力蛮大。”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党委副书记刘爱国向记者道出了曾经的无奈。

转机出现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对口帮扶高桥村的中国三峡集团及其所属湖北能源、清江公司,移民、交运等部门雪中送炭,共同筹集了大桥建设资金。

2020年8月13日,峡洞岩桥开工,村民们载歌载舞,庆祝历史时刻。历经一千多个日夜奋战,克服地质结构复杂、洪涝灾害、极端干旱等自然条件对施工的影响和地理位置恶劣、物资运输困难等江上建桥的难点,今年(2023年)8月21日,峡洞岩桥顺利合龙,仅仅两个多月后又迎来试通车,高桥人民终于圆梦。

“这座桥修通了,老百姓来去就方便了。”高桥村村民王宏兴说,再也不受交通不便的限制了。梦想中的桥就在眼前,村民李坤元为记者算起了“出行账”和“时间账”,“包船费节省了一二十元,车费节省了一二十元,到集镇路上的时间节约了一个多小时。”

“桥通路畅,人便于行”这座民生桥、致富桥、振兴桥、励志桥将带来物畅其流的新面貌,这里的人们将在这片古老的家园开创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栀果价格与外面持平了,买卖物资也方便了,真正解决了我们几十年的疾苦。”看着丰收的栀子果,村民王宏兴露出了笑容。“桥通了,准备明年多种点小菜,多制作些土特产上街卖,条件成熟了还想办个农家乐。”村民刘红英盘算好了以后的发展。

建设高质量交通基础设施,当地发挥交通先行作用。根据发展特点融合特色产业、文化旅游,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高价值、高时效的交通需求,推动交通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提供强大支撑。

“都镇湾镇峡洞岩桥的建成,预示着大交通内循环的格局即将形成。”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党委书记周平章介绍,下一步将尽快启动接线路提档升级,积极融入对接国家5A级景区清江画廊,抓住十宜高速、省道中期调整入库、环高桥湖文旅项目等重大机遇,加速推进形成对外畅联的外循环通道。

责任编辑:李婧雯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