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麻城市建立“五安家园”综合服务平台——创新“三个机制” 打造幸福生活圈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3-11-02 17:16:29

老人们在朝圣门社区幸福食堂品尝幸福味道。(余涛 摄)

10月25日中午11点,家住麻城市鼓楼街道朝圣门社区麻广小区的叶大爷像往常一样,来到社区幸福食堂吃午饭。

“外面都要1块6一两,这里只要1块3毛8一两,可划算啦!”叶大爷一边往餐盘里添菜一边笑着说:“社区幸福食堂饭菜物美价廉,社区生活丰富便捷,我们老年人有福啊!”

像叶大爷一样,社区573名老人都是幸福食堂的忠实顾客。

建设社区幸福食堂、让老年群体安居只是麻城市“五安家园”建设的一个方面。

近年来,麻城市大力推动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遵循平台为基础、服务为根本、产品为支撑的理念,建立“五安家园”综合服务平台,创新一键呼叫、一站服务、一网统管机制,共筑15分钟幸福生活圈,倾力让老年群体安居、妇女群体安身、儿童群体安全、务工群体安心、居民生活安逸。

四级联动,一网统管

10月25日上午10点左右,在鼓楼街道朝圣门社区“五安家园”服务中心妇女之家,十几名老年妇女跳起欢快的舞蹈。

“街道‘五安家园’综合服务盒子对照‘8+25’建设指标,以打造15分钟服务圈为目标,内设‘五安家园’服务中心、老年大学、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妇女之家、康养中心、慈善超市、幸福食堂、便民服务中心8大功能区,提供包括积分兑换、志愿服务、助餐助浴、康养医养、文娱活动在内的25项服务。”鼓楼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主任罗萍介绍:“通过不断完善阵地的服务功能,来丰富照料服务活动。”

宋埠镇李胜村经过征求群众意见,无偿征用村口老旧房屋,整合“五安家园”等项目资金15万余元,建成占地120平方米,可容纳80人就餐的幸福食堂,配备了电视、空调等设施。

朝圣门社区幸福食堂与李胜村幸福食堂只是麻城市为老年群体安居提供精细化服务的代表。目前,麻城市共建设幸福食堂8个,两个多月来,已累计服务老年群体48673人次。

近年来,麻城市遵循市级总揽、分区统筹、整镇推进的发展思路,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公益服务的运行模式,打造市级示范、乡镇统筹、村级联运、户级流通的“五安家园”综合服务盒子,织牢四级联动服务网络。

以市级示范为引领,集中打造市级“五安家园”示范“试验田”,以点辐射,服务阵地建到塆组,确保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该市各乡镇、村、社区充分利用闲置房屋,建设27个“五安家园”服务盒子,累计服务61711人次。目前,已建成4家村级服务点并投入运营。

为做到监督管理“一网统管”,该市将所有服务事项、服务人员纳入平台管理,全程规范记录事前、事中、事后服务各阶段,形成源头预防—过程管控—结果反馈全流程闭环监管。平台投入运营以来,已全程监管48739份服务工单,驳回231份不合格工单。

麻城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吕岚表示,“五安家园”建设将强化与乡村振兴、医保、卫健、残联、教育、发改等部门的协同配合,通过融合完整社区打造、“一老一少”关爱保护、社会救助、医养结合等举措,形成一点触发、多部门联动的格局,做好惠民服务。

应急对接,一键呼叫

“熊老的问题已经处理好了,记录一下。”10月10日,在朝圣门社区宋家湾新区邻里中心的“五安家园”服务中心,大屏幕右侧的“报警通知”一栏里,“15点36分41秒熊忠才的紧急按钮触发”被打上了“已解决”三个字。

“刚刚的报警声是我们社区依托综合服务平台,建立的‘一键呼叫’机制。”湖北匠心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代丛丛介绍。

麻城市创新一键呼叫机制,线下为1523名老人配置一键报警器、健康定位手表、生命体征监测带等智能设备,并将其子女、物业公司和民政局设置为联系人。服务对象如遇突发情况,可随时一键呼叫,相关负责人及时上门帮忙。5月份以来,试点村堰头垸14名塆长共接到群众一键呼叫310余次,帮助解决诉求370余件。

为提高服务质量,麻城依托“五安家园”综合服务平台,引进培育3家养老服务机构和4家社工机构,督导养老公司统一标准招聘、选拔、培训爱心护理员,452个村(社区)配备577名养老护理员,培育192名社区工作者。整合麻城社工、志愿者队伍,成立麻城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组建了2420支志愿服务队伍,搭建了“互联网+”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服务,实现市场化社会力量与服务对象需求的互联互通。

“按照有服务意愿、有硬件基础、就近就便的标准,在养老护理员中挑选中心户。中心户站点设置微厨、微超和微服务中心,随时掌握服务对象的生活动态。”代丛丛说:“这样也方便我们及时提供洗浴、保洁等上门服务,以及跑腿代买等个性化服务,构建1.5公里服务圈。”

照料护理,一站服务

“刚去家里的时候,老人非常排斥我,觉得我很多余。”爱心护理员陈利利介绍,汪月强和黄素娥是龟山镇铺头坳村村民,两位老人因两个儿子的意外离世,受到严重打击。

老人的拒之门外并没有让陈利利就此放弃。陈利利每天一个电话、每周入户一次、每月一次活动。她主动上门找活儿干,铺床、扫地,日复一日。

一年多的爱心护理,陈利利把这个家放在心上,这个家也慢慢让陈利利融入其中。“我们能为老人做的事情很有限,陪伴才是最重要的。现在每次去汪老家里,两人都会热情地跟我打招呼。偶尔拌嘴,还要找我评评理。”陈利利笑着说。

麻城市“五安家园”综合服务平台与麻城市社会工作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有序衔接,导入养老托幼、医务警务、物资配送、农技培训、便民服务、娱乐服务等服务项目,提供智能化、可视化、便捷化的“一站式”服务,实现服务供需对接间的零距离、多渠道、精准化。

“除了日常的护理,我们还会利用村里的阳光小屋,组织爱心护理员定期开展小型文艺汇演,邀请镇上的老人来观看。”铺头坳村党支部书记汪井义说:“上次我们的爱心护理员廖玉兰自费买了一套服装模仿孙悟空,逗得老人可高兴了!”

“爱心护理员的工作主要是让有困难的老人不出家门就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虽然工作难度不大,却很辛苦。希望通过爱心护理让更多老人感受到爱。”龟山镇党委书记邹功兵说。

服务精细化,守护千万家。麻城市委常委、副市长程伟表示,麻城市将“五安家园”的服务对象从政策内7786名特困分散供养对象扩展至政策外24.43万老龄人口,从4.28万名特困供养人员、低保户等困难群体辐射至独居老人、未成年人、孕产妇、残疾人、行动不便人员、慢性病患者、重大疾病患者等7类特殊群体,再延伸至麻城市87.35万常住人口,推动核心资源从服务民政向服务民生、服务社会扩面,最大化普惠全体居民。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朱卫民 李好 肖杰 周月芹)

责任编辑:陈珏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