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近年来,保康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坚定不移走绿色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生态强县作示范,绿色崛起勇争先,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县域经济分类考核稳居全省三类县(市、区)第一方阵,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等称号。
瞄好“风向标”。紧跟上级方向。深入学习贯彻《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等精神,结合省委、市委考核工作新精神、新动态、新指示,修订完善适合保康县情发展相关配套制度,建立健全干部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把关作用,把考核“指挥棒”牢牢掌握。紧密服务县委。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动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促进改革转型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设美丽保康,打造襄阳都市圈绿色生态标杆区,紧跟县委工作思路谋划考核工作,时刻保持工作洞察力,做到县委重点工作开展到哪里,考核就跟进到哪里。紧贴基层需求。坚持守正创新,既要落实上级精神开展好各类考核,也要开动脑筋,优化方法,减轻基层负担。对《实施细则》的制定根据层级研究合理布局,对干部考核工作从干部管理、干部选拔任用、干部监督、干部教育等多视角通盘考量,规范完善,并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充分吸纳各单位合理建议,对基层情况摸底、排查,发现基层实情实况,合理设置指标解决基层需求,为基层排忧解难、添砖加瓦,让考核更全面、对象更精准、内容更明确、程序更规范、形式更多样、方法更科学、结果运用更有力。
打好“组合拳”。分级分类考。对标省市做法,按照县委决策,将全县97家单位划分为六条战线类别,对照目标责任科学分解任务,将市对县工作目标划分到县直相关责任部门,县内工作目标以职能工作目标+共性工作目标相结合,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体系,优化考评指标体系,实行差异化考核,因地制宜设置考核指标和权重,会同考核责任单位拟定、审核、反馈,最终由县委、县政府调整、审定、下达各项任务。全面立体考。近年来,根据《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要求,参照市委考评实施细则,改变以往只考核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的做法,将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和其他县管干部考核一并纳入了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主要形式和重点内容,做到不留死角、不讲情面、不搞变通,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创新方法考。以往年度考核存在“一锤定音”的弊端,如今的考核形式规避了一些部门和少数领导干部“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务虚”“造假”等不正之风。将平时考核常态化、专项考核作补充、年度考核为重点,自2020年以来,在疫情期间,组建9个考核组,对97个单位开展了“疫情防控”专项考核;在全省“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期间,将11个巡回指导组就地转换为专项考核组,对11个乡镇开展了“美好生活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专项考核;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中,组建3个考核组,对27个县直单位开展了“高质量发展”专项考核,并在每季度针对市对县、县内双目标进行常态化监测,将各类考核结果运用在年度考核中,重点锚定县域经济指标,全方位推进各项指标稳中求进,统筹推进多种考核方式综合运用,有力增强了考核工作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优化队伍考。围绕考核人才队伍建设,举办考核队伍专题培训班,探索建立选、育、培、用机制,通过民主推荐、组织审查、集中培训、实战锻炼等方式,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干、本领高强的考核骨干队伍,发现、筛选了一批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责任心强、文字功底好的干部,建立储备考评人才,针对性地安排在专项考核、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中实践锻炼、增长才干。
念好“紧箍咒”。转变尺度。自2019年4月中央颁布《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及省市出台相关文件以来,把区分优劣、奖优罚劣、激励担当、促进发展作为干部考核工作的基本任务,进一步调整优化考核内容指标,改进考核方式方法,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量干部“头上的紧箍咒”从“宽松软”向“严紧硬”有效转变,考评标准越来越高、越来越实、越来越严,考评结果越来越客观、具体、全面,做到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肯定鼓励。通过运用2022年度综合考核结果,对我县52个年度工作目标先进等次单位、29个综合考核优秀领导班子、20名年度考核优秀等次党政正职、211名年度考核优秀等次班子副职和其他县管干部进行通报表扬。根据考核情况,发现、推荐、筛选、储备了一批优秀领导干部和优秀年轻后备干部,纳入优秀干部信息库,加强跟踪培养,厚筑干部梯队。鞭策后进。对综合考核战线分类排在末尾及存在问题的党政领导班子正职、党建考核排名靠后的党组织书记进行了提醒谈话,找准根源、追责问责、督促整改,对在年度考核中发现的7名“问题干部”,将情况线索移交干部股,对部分干部作出了岗位调整优化。按照《细则》规定,严格兑现奖惩,尤其是对考核结果相对滞后的单位和个人,传导压力、激发动力。
当好“裁判员”。取之有道。严格执行《条例》《细则》,让考评结果有据可依、层次分明,指标运用准确、考核方法合理,认真谋划年度考评工作盘子,探索建立一套适应新时代要求、贴合保康发展实际,内容更全面、考核更科学、操作更简便、行之更有效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坚持原则。在指标类别设置上,依据条例规定、参考省市做法、结合保康实际,不弄虚作假、阳奉阴违、欺上瞒下,指标设置将更加科学、更有实效、更有力度。在指标权重分配上,讲格局、识大局,坚持中央、省市抓什么,我们就考什么;县委关注什么,我们就考什么;群众关心什么,我们就考什么,时刻紧跟步伐,始终坚持党对考核工作的领导。群众参与。按照“平时考核+专项考核+年度考核”总思路,在平时考核中,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探索开发工作目标统计分析信息化平台、考核信息共享平台等新型载体,加强干部考核日常跟踪管理。在专项考核中,重点突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在考核阶段性指标任务完成进度情况下,突出社会满意度评价,通过电话、访谈、问卷等方式,广泛听取群众代表意见建议,切实增加群众参与度,提高考核全面性和科学性,让年度考核更有底气、更接地气、更有锐气。(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谢严)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