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科技范、文化味”改造小区 居民幸福“旧地升温”
湖北日报 2023-10-25 21:58:54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文俊

水泵房变身古风楼阁,地砖上雕刻着镂空的古诗词,半封闭文化长廊里,儿童奔跑玩耍,老者下棋品茗……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洪山区三鸿家园小区,一睹“书香小区”的风貌。“以前是惨不忍睹,现在是越住越舒心啦!”对于改造后的“家”,居民们赞不绝口。

共同缔造、共建共享

三鸿家园位于洪山区书城路与文荟街交会处,建成于2000年以前。66岁的小区业委会主任高作宏是这里的老住户,他介绍,改造前因建成年代较早,小区建筑屋面渗水严重,线路凌乱、管网堵塞,环境脏乱,完全没有让老人和小孩户外活动的空间……如今通过改造,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据了解,在三鸿家园小区改造中,居民、业委会、社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形成了多方合力,从前期策划、规划设计,到建设完工,是大家集思广益、共同缔造美好生活的成果。项目设计方是一家有70余年建筑设计经验的老牌国企设计院——武汉市民用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在城市更新领域有着丰富的设计经验。

设计负责人介绍,项目改造之初充分收集了居民意见,大家一致认为,这个小区是一个文化小区,要融入这种文化味,要让走进来的人感受到小区的书香气息。设计院在整体设计时秉持尊重历史、保留小区记忆,营造文化氛围的设计理念,通过“微改造、精提升”的方式进行改造。

以小区中央广场为例,这里本是一块闲置的空地,杂草丛生、蚊虫滋生。设计院提供了多种设计方案,与居民互动交流,发动居民积极参与到改造设计中,有的居民甚至还画出改造草图,给设计师作参考。现今,这里成为小区中心广场——书香广场,破旧的水泵房通过用书架造型的金属框架包裹全身,变身古风楼阁,外立面是文化宣传栏;廊架休息区内,老人可以结伴下棋品茗,可以踩在鹅卵石上健走活络身体,青年人可以在这里借助器械有氧健身。改造后的书香广场,成为备受小区居民喜欢的邻里社交空间,丰富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时,精心规划的停车位、非机动车棚、快递柜、垃圾收集点、集中晾晒区等便民设施,也给老旧小区植入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设计引领生活、居民幸福升温

洪山社区副书记黄丽感慨道,老旧小区改造,改变的不仅仅是生活环境,改变的还有居民的意识。很多居民因为小区改造,承担起主人翁的责任和义务,主动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后的维护工作,越来越多的居民成了小区“主角”,他们参与到小区的建设和管理中来,也让幸福生活不断升温。

老旧小区改造虽然改的是基础设施和小区环境,但也不能千篇一律,需要因地制宜,形成规划具有地方特色的“一小区一策”。记者获悉,武汉市民用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已参建60余个武汉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培育出多个示范标杆,打造了多样化的鲜活案例。公司副总经理丁凇表示,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建筑、景观的硬件工程改造,我们最大的希冀是不仅以此解决老旧社区的生活不便问题,也是带来更健康、多元的生活方式,建立理想生活空间。老旧小区改造设计中,既要科技赋能、技术创新,满足小区居民生活需要,也要挖掘社区文化底蕴、创新文化表达方式、融入新时代文化元素,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

随着城市更新的提出,修补城市肌理脉络,创新社会治理,延续历史文脉,是对老旧小区提出的新的要求。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空间格局和小区韧性的提升,也是消费升级,扩大就业引擎。居民的意愿参差不齐,诉求差异性大,难以平衡各方意见,常常陷入一人反对,满盘搁置的困境,没有专业的设计和精准的测算,就无法满足居民的利益诉求,实现改造方案的切实可行。

在积累丰富的改造经验基础上,武汉市民用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建立多专业协同平台,利用科技软件,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的改造流程,同时全过程参与改造的每个阶段,建立了一小区一负责人的管理跟踪模式,确保方案效果的还原度,使科技与艺术产生良性的互通。据悉,该公司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获得的知识产权,以及编制的武汉市地方标准《武汉市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技术规程》、湖北省地方标准《建筑物外立面修缮技术规程》《老旧小区建筑渗漏修缮技术规程》《老旧小区厨房油烟净化同层直排系统技术规程》的丰富经验,将其投入到生产中实现了设计引领生活,满足了居民对于未来生活环境的提升需求。

责任编辑:杨冉冉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