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潘大悟、田美玲)张家岭村位于保康县马良镇西南部,距离集镇10公里,全村版图面积4.75平方公里,辖三个村民小组,200户622人,村“两委”干部3人。该村聚焦“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党建引领湾组治理新模式,以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为出发点,推行“六在湾组”治理模式。
党旗飘在湾组,织密红色“微单元”。按照“地域相邻、产业趋同、群众自愿、风俗相近、规模适度”原则,依组就湾,尊重群众意见,合理划分湾组,让其成为新的社会治理小单元。建立“乡镇党委——村党组织——湾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员户”纵向到底的五级组织架构,同步组建覆盖全域、党员牵头、群众参与的村民议事会、乡风文明理事会、环境卫生协会、公共设施管理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使每名群众都参与各个组织,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村庄治理体系。
阵地建在湾组,搭建连心“微家园”。坚持“就近就便、分布合理”原则,以湾组群众15分钟到达服务阵地为目标,完善1个农村党群服务中心+N个湾组阵地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服务圈”。通过“村级自筹+社会众筹+上级扶持”等方式筹集经费近30余万元,建设议事亭5个、文化广场1个,将组织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
党员冲在湾组,汇聚先锋“微管家”。以“镇、村、组”干部为主体,实行“三级干部巡村”工作制度,每周定期走访群众,上门解决困难。倡导党员亮身份、晒承诺、明职责,引导党员争当党的政策宣传员、产业发展示范员、“一老一小”服务员、村庄治理智囊员、乡风文明倡导员和矛盾纠纷调解员,打造“微管家”服务队伍。
活动办在湾组,激活网格“微治理”。定期组织党员到湾组服务阵地开展“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在为群众办实事过程中强化党性教育。发挥湾组长作用,定期召开湾组会议,听取党员群众说事议事,将“五小”矛盾化解在湾组。在湾组开展“四美小院”“好邻居”“好家庭”等评比活动和学子榜、寿星榜、能人榜、好人榜“四榜评选”,以身边好人好事为引领带动,真正实现一个标杆、一段佳话、一面旗帜、一片新风。
服务优在湾组,发挥众人“微力量”。建立“湾组群众点单、湾组长接单、湾组群众评单”服务体系,实行“小事湾组自办、大事村湾联办、难事乡镇帮办”三级办理机制,积极回应湾组群众合理诉求,实现服务功能“乡镇——村级——湾组(村民小组)——湾组群众”四级联动。以群众为主体,以房前屋后小事为“切入点”,倾听民声、为民解困,积极回应合理诉求,协商解决民生保障、邻里纠纷等问题,累计解决问题诉求达20余件次,实现“微事不出湾、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创建清廉湾组,杜绝基层“微腐败”。严格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制度,将村级“五务公开”延伸到湾组,在群众集聚地设立湾组告示牌5个、建设公开墙2面,定期向湾组群众公开决策事项。坚持“八清”为尺,发挥村务监督“探头”作用,严查吃拿卡要、敷衍塞责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规范“小微”权力运行。设立“廉政书角”1个,大力宣传廉政文化,把党纪法规、廉政文艺作品送到湾组,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党员队伍向优而行。
通过开展“六在湾组”将工作做到群众心头,实现了“人在湾里住、事在村组办”进一步夯实了基层治理根基,凝聚了乡村治理的磅礴力量,打通了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