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湖北麻城:传统村落焕发新的生命力
湖北日报 2023-10-23 15:50:42

湖北日报通讯员 彭俊平 彭丽

传统村落的生命力,在于建筑有特色、有内涵。麻城市坚持保护为先,运用《湖北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导图》,分类推进建筑文化的挖掘与传承。

       把老屋变为文化。8月下旬,木子店镇王家畈村、刘家塆村来了一群年轻人,他们有的绘画、有的丈量,录入数据,忙得不亦乐乎。2023年,该市与黄冈师范学院进行战略合作,开展麻城市传统民居保护利用技术咨询及课题研究合作,集结出版《鄂东传统村落调查与研究》专著。按照一户一档、一户一册建立传统建筑档案,保存图片、影像资料,传统建筑以有形、有影、有数的文化方式得以传承。

       把特色变为独有。木子店镇牌楼村、王家畈村是东山民居的典型代表。山头、堂屋、慢踏、弄斗等一个个传统的俗语展示东山建筑的特色,也留下一脉相承的建筑文化。郑家老屋是一幢明代建筑,村里请来了有经验的传统带头工匠施工,对门窗、戏楼、中堂、春台等开展“精雕细琢”,最大限度地还原最初的效果。王家畈的村落代表东山聚族而居的传统,村民坚持用土法为主,传统办法选材,让人感觉“一进十八洞”的氛围,村民居住、生活更加便捷。

       把彩绘变为故事。小漆园、彭英湾的墙绘用五彩斑斓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都是用天然“颜料”精心绘制,将上世纪破“四旧”运动中毁坏掉的墙绘予以复原。彭英湾的绘画主要以“梅兰竹菊”“福禄寿喜”为主基调,静动相宜,看得出民风的生活情趣。小漆园的彩绘则是由一曲曲折子戏的片段组成,有八仙过海,有田间耕作,洋溢着村民们对于艺术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如今,这些彩绘成为湾子“宝贝”,成为文化的符号。

厚植特色文化枝干

       传统村落文化建设涵养着村落文化的基本构架,阳光而又健壮。

       立足非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该市拥有各级非遗项目91个,以政府引导与民间传承两大路径,让非遗传承有推动、有活力。市级统筹推进东路花鼓戏国家级非遗,排演以麻城移民艰苦创业、恪守诚信为主要内容的《麻乡约》,在北京、重庆等地演出引起极大的反响。小漆园村寻找到年长的演出艺人,培训和确定非遗传人,古老的皮影戏再现风采。

       突出红色文化。在麻城市乘马岗镇的三条半枪纪念馆和乘马会馆的解说现场,有一对母女解说员梅仙桃和袁小英,她们现场演唱流传在麻城地区的红色歌谣,赢得参观者的阵阵掌声。传统村落乘马岗村是麻城早期革命的起源地,有着众多的红色故事和动听的红色歌谣。该市组织开展红色故事挖掘、红色歌谣传唱,收集出版《麻城红色歌谣》《麻城100个将军的故事》等11部红色专著,建设三条半枪纪念馆。谢店湾还建设袁彬将军纪念馆,展示将军的故事。挖掘红色文化成为传统村落建设的潮流。

       推崇人文文化。国庆节期间,歧亭镇杏花村丁家寨湾,一波又一波游客,看杏花古刹,看陈季常墓地,前往于成龙广场,热闹有序。杏花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诗句在这里有一个成熟可爱的牧童形象,苏轼路过杏花村意外遇见好友陈季常与杏花村结缘。“五一”期间,湖北麻城、安徽、山西三处杏花村“同框”亮相央视,创造了三个“杏花村”集体出圈的佳话。利用传统村落建设的机遇,麻城市挖掘和宣讲名人故事,在“两弹一星”功勋奖获得者彭桓武的老家铁门岗乡蔡家田打出了“一湾两院士”的口号,教育和激励年轻人追求科学、积极向上。

       推广饮食文化。今年,麻城的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巷火了,这条不足4米的小巷子被赋予肉糕巷的美名,成为市民打卡美食的要点,以肉糕为代表的美食在文化的推动下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吊锅、老米酒是东山美食的代表,曾经传唱的“老米酒,篼子火,除了皇帝就是我”的顺口溜刻画了东山人乐观阳光的形象。麻城吊锅搭载绿色的炸豆腐、炸磨粉等东山食材,在电商等平台的支持下飞出了大山,飞向了全中国。

带活乡土文化气息

       麻城的乡村,树木葱茏之地必定是炊烟袅袅之所。以绿色文化为内涵乡土气息成为传统村落的文化底色,共同组成村落文化的星辰大海,经久流传。

       不丢热爱树木的传统。木子店镇深沟湾入口,数十棵麻栎树并排生长,参天的姿态与幽深的绿色相映成趣。相传一户人家有八个儿子,栽种八棵树苗,八个儿子长大成人,八棵小树长成了参天大树。如今,208棵挂牌保护的古树成为湾子的一道美妙的风景,也成为深沟湾永远的标记。小漆园湾有三片古树群,正前方是40多棵200年左右树龄的麻栎树,前方和后方分别是100多棵松树和漆树,簇拥一个自然湾子的兴旺和繁荣。

       不忘优秀的民俗文化。张家畈镇的舞狮除了传统狮子绣球外,还有玩桌子、板凳、椅子和赶大头“绝活”,舞狮赐福更是独具文化的韵味。龙井村一里三知府,石桥垸清代文学家徐家麟,都成为民间文化的亮点。 

      不舍经典的农耕遗传。菊花是麻城的一大特色,与菊花相关的故事、制作工艺成为文化的组成部分。麻城精心打造菊花节、菊花展、菊花原种基地,融文化、旅游、科技、商贸为一体,成为麻城乡土文化的重要单元。茶叶是传统村落的传统产业,采茶文化与采茶山歌、茶叶制作、茶艺文化成为农民生产生活的一部分,被永远收藏。而农耕中的哦伙腔、“打鹅(夯)”等,是农耕文化重要的魅力元素。

   

 

 

                           

 


责任编辑:刘宇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