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智慧梁场全景。(周星亮 摄)
湖北日报讯(记者方桐、通讯员夏子茜、谭艳)“这座智慧梁场将制梁2600余片,可为工程制梁省时半年。”10月19日,武(汉)重(庆)高速公路汉川段二标段智慧梁场一派繁忙,中国能建葛洲坝三峡建设公司武重高速项目部常务副总经理郝永兴介绍,智能制造为项目建设提速,武汉至汉川段预计2025年12月建成通车。
技术人员在中控室操控作业。(刘康 摄)
武重高速汉川段二标项目全长21.6公里,桥梁占比约80%,共设计有6000多片梁,其中2600多片通过智慧梁场建造。葛洲坝三峡建设公司投资5000多万元自主研发智慧梁场,采用先进的鱼雷罐布料系统、数控钢筋加工系统、智能蒸养系统和智能拌和系统,实现生产管理数智化、信息化、标准化。工作人员只需在中控室一键操作,下料、绑扎、焊接、制模、浇筑、蒸养等工序基本自动完成,将预制梁生产时间由7至10天缩减到3至4天,生产效率较传统梁场提高一倍以上,用工减少近40%。
智慧梁场生产现场。(刘康 摄)
武重高速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中长三角至成渝主轴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加强长江中游城市群与成渝城市群之间的联系,提升武汉城市圈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缓解沪渝高速、沪蓉高速通行压力。
智慧梁场生产现场。(刘康 摄)
智慧梁场生产现场。(刘康 摄)
智慧梁场生产现场。(刘康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