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 石濡华、陈鹏、毛天姿)10月16日,在竹山县双台乡罗家村沿河而上近800米长的沟谷新改过的稻田里,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收割机正在抢收成熟的稻子,十多个帮工忙着给转场的收割机搭梯过坎、捡拾机械漏收割漏脱粒的稻穗,将稻谷装袋上车、运送到村委会晒场晾晒,确保成熟的稻谷能颗粒归仓。
据了解,近十五年来,罗家村沿钦峪河居住的人口大量外迁,河沟和农田缺少人管理,山洪暴发导致河边百余亩田地水土流失,变成无法耕种的乱石窖。2022年,竹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该片荒地纳入“旱改水”治理项目,投入资金501万元,硬化田坎、加固河堤、增加排灌设施、新修机耕路,达到“田成块、路沟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水田。
该工程于今年3月启动,5月中旬基本完工后,稻田由村委会集中托管试种,从秧苗下田到水稻收割,村委会安排专人参与田间管护,随时对涵管拥堵、田坎渗水、护坡及基脚加固和水渍清淤等问题进行及时处置,乡农技员指导病虫害防治、采用“超声波+彩带+高音喇叭+稻草人+搭棚夜值”等守护方式,使稻谷免受野猪遭害和野鸟啄食。据初步测算,今年是试种期,98亩水田试种籼优225稻谷,亩均产稻谷达到600斤。
为促使“旱改水”项目区长期发挥粮食生产作用,按照“不准建设占用、不准抛荒撂荒、不准种植非农作物、不得损坏农田基础设施”的“四不”要求,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分别与双台乡政府、罗家村委会签订“旱改水”长期管护协议: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持续5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农田管护,双台乡将认真履行耕地保护巡察监管责任,罗家村将发挥好市场杠杆作用,充分调动土地承包人和当地农民爱田种田护田积极性,让重金打造的项目区真正成为稳产高产的口粮田和致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