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邓渡村名片】该村位于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孔垄镇东部,沿东港呈“一”字形排列,东临小池镇顾家村,北靠龙感湖管理区,现有耕地6157亩,全村17个小组、4322人,正式党员97名,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42.6万元。
近年来,黄梅县孔垄镇邓渡村围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党组织服务能力,进一步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现“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美好局面。
党建引领育产业
邓渡村以“党建引领促经济,为民办事富百姓”为总抓手,因地制宜,盘活资源,多措并举,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用足用活各项政策,充分发挥集体经济动能。
清理合同“收”。2007年,邓渡村以10年期限,将集体资源1406亩湖田一次性发包给一位老板种树。因管理不善,老板走了,留下一个烫手山芋。眼见这一庞大资源不能发挥作用,2015年,前任书记和村两委找到该老板协商终止合同,并通过多方渠道争取政策,花一年半的时间将所有树木全部清除,同时平整好田块,完善好水、电、路等辅助设施。2016年底,与孔垄镇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签订2017年的承包协议,顺利将一个集体经济为零的村,转变为集体经济过百万的村。
稻虾连作“增”。“产业兴”是一个村集体经济增收的重要因素,2018年,该村大胆改革,实行稻虾连作模式。当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林海找到承包老板沟通时,对方担心风险太高拒绝了。陈林海多次上门沟通,算经济账、效益账,带他到潜江实地考察,最终令他打消顾虑,对该村湖田进行统一改造,实行稻虾连作。2019年,小龙虾行情大好,在3—6月旺季期间,每天都有商贩来村收购,黄小高速口附近的丰颖图市场更是供不应求,承包老板赚了个盆满钵满。
村两委借势再次开会商议通过次年租金按每亩1000元的标准发包,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20多万元。该村14组村民罗世民流转土地40亩,当年便实现年收入40000元,其他村民1亩地最高产值达到7000元,最低也有3000元。
种养大户“带”。集体经济强大了,如何实现“百姓富”?是该村发展的目标。经讨论,决定以万亩湖稻虾连作为依托,以村级为主体,以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为组织者,成立万亩湖稻虾连作集体经济合作社,形成饲料、动保、产销一体化的模式。此举不但增强了集体经济收入,还带动了农民增收,陈林海介绍,农户自主流转土地近3800亩发展稻虾连作模式,实现纯利润950万元,真正做到了“产业兴,百姓富”。
富民强村促振兴
有了集体收入,如何把好舵掌握好方向,当好管家做好监督员,确保村集体经济为民所用?如何为民办实事、办好事,逐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成了陈林海每天都在思索的问题。
“三管”管好集体经济。陈林海介绍,首先制度严管,实行村账镇管、财务两公开,坚决履行好理财小组的职责,彻底杜绝“一支笔”的行为,确保每一笔账一目了然;接着是代表共管,用好村务监督委员会、党员村民代表等齐抓共管,做到大项目、小建设都要经过支委会和村两委会拟定,然后由村务监督委员会、理财小组审核通过,提交党员、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方可实施;最后是公开监管,每月审核村财务收支情况,并公示集体经济每一分钱的去向。
“两招”用好集体经济。2021年,该村兴建2860平方米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含广场),保证了党员活动有阵地、百姓服务有场所。为更好地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又兴建“挹秀亭”广场一座,令全村百姓在茶余饭后又多了一个赏心悦目、休闲散步的好地方;由于通村公路全长7.5公里,且穿插在自然墩中间,占路和压路问题众多。陈林海通过两个月时间上门座谈,赢得退休老干、党员及村民代表的支持配合,该拆的拆、该挖的挖,成功拓宽通村公路和通组公路。
“三心”打造人居环境。在建好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该村每年投入10多万元治理生活垃圾,确保每天村收集、镇转运。围绕通村公路栽种绿化苗木2000余棵、安装路灯260盏,着力打造舒心的生活环境;在全村主干道路口安装视频监控,并与镇综治中心、派出所进行联网,给全村人民营造安心的社会环境;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立“暖心志愿队”,走访慰问老党员和孤寡老人,及时解决他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我们和其他先进村相比微不足道”,陈林海谦虚地表示,他会带领全村人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抢抓机遇、创新思变,积极探索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充分发挥好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作为奋斗目标,努力带领全村人民建设好美丽的家园。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