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专题学习】《神农架林区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规划》⑥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3-09-25 09:27:29

专题学习

神农架是大自然赋予全人类的瑰宝,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生物圈保护区和国际重要湿地,其自然生态价值具有世界性、典型性、代表性和稀缺性。保护好神农架是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湖北省和神农架林区的历史使命


当前,《神农架林区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学习宣传宣讲活动正在全区如火如荼开展。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规划》第三章



第三章 底线与分区管控


第一节 严守六类安全底线


一、确定安全底线类型

明确生物多样性安全底线。严格保护神农架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确保生物多样性持续稳定向好。

明确森林防火安全底线。确保森林火灾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健全。确保森林火灾扑灭率、重点区域预警监测和通讯覆盖率达标。

明确生态安全底线.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保护森林生态资源。严格保护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确保保护强度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明确水安全底线。确保标准内洪水下流域河湖、水库、堤防等水利工程防洪安全,保障乡镇供水安全。

明确水环境安全底线。保证河湖水质优良率占比不降低,保障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

明确旅游容量安全底线。保障自然保护地内各游览景区生态环境安全、游客游览安全。确保各景区的游客量和各乡镇旅宿床位接待设施规模符合容量控制要求。

二、生物多样性安全底线

(一)底线清单

保障神农架生物多样性指数处于高等级,确保神农架生物多样性指数不小于81.18

(二)重点任务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加强生物多样性协同保护的决定»,落实 «湖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纲要»要求,全面提升神农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监测能力。

1、 对重点保护对象实施针对性保护

加强对山地植被垂直带谱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保护。充分并及时掌握森林资源信息,以便提出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类神农架地带性植被带谱分布比较集中和保存最为完好的区,各设立一处面积为公顷的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各设立一处面积为公顷的森林动态监测样地

加强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对7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实施就地保护对就地保护不能达到目的的濒危植物实施迁地保护,建立珍稀濒危植物园

加强对珍稀濒危动物的保护。对川金丝猴、大鲵等13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物种实行清单化管理,开展必要的迁地保护和人工繁育研究,对这些物种的栖息地实施生态环境修复和生物廊道建设

加强风险管控。重点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森林病虫害防治外来物种入侵防治等工作

2、 开展监测和巡护活动

完善 “天空地一体”监测设施和平台建设,筑牢保护管理基在现有监测平台基础上,完善 天空地一体设施建设接,完善对经济社会旅游生态和土地利用等对象的监测强外部合作,建立定位观测研究站和长期试验基地,推进自然保护地全境网格化红外相机监测完善保护管理体系建设,支撑监测巡护管理建设管理处管护中心哨卡 (检查站)三级管理体系,完善智慧化巡护装备和门禁系统加大巡护队伍人员投入,提升管护巡护能力,杜绝盗伐盗采等违法活动

3、 推进保护管理科研工作

完善常规基础科研,提高科学认知能力。开展遗产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生物生态学过程及其完整性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神农架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的影响研究;遗产地生境破碎化与廊道构建技术研究;川金丝猴等珍稀濒危和特有野生动植物物种的保护学研究等开展管理应用研究,提升保护利用水平开展遗产地社区共管模式研究;遗产地和自然保护地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与完善研;科教实验基地建设科教展示体系科普教育解说等科研支撑体系管理研究;自然保护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自然灾害防控与管理研究等

三、森林防火安全底线

(一)底线清单

森林防灭火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健全森林防灭火组织体网格化责任体系和部门合作体系,森林火灾预防扑救障三大体系进一步完善实现森林防灭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森林火灾受害率稳定控制在09‰以内,火灾扑灭率达到100%,24小时火灾处置率达到100%,重点区域预警监测覆盖率达到95%以上,重点区域火场通讯覆盖率达到100%,森林航空消防覆盖率达到100%。

(二)重点任务

1、 森林火灾风险防范体系建设

开展全区森林可燃物调查、野外火源调查和气象条件调查,建设森林火灾危险性调查与评估数据库.开展 进村庄进单进学校进景区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森林防火知晓率达90%以上严格管控火源,加强上山道口景区入口等处对火源的检查力度,禁止火源上山进林

2、森林防火预警监控和通信指挥系统建设

完善全区林火监测网络,加大林火预报预警、智能终端监测部署力度,建立高覆盖率智能化的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全面提升森林火灾防控能力,新建视频监控系统前端点位设施45加快无人机林火监测巡护系统建设,新建华中航空护林站、2航空巡护站、5处直升机起降点和无人机巡护队伍完善森林防火通信和信息指挥系统,建设红坪林场红花朵林场徐家庄林

场、温水林场、新华林场、松柏镇、下谷坪乡、大九湖镇和木鱼镇防火指挥中心

3、 “以水灭火”工程设施建设

完善森林防灭火系统,合理布局 “以水灭火”工程设施,使火灾能及时 打早打小打了”。配置便携式高压水泵扑火水枪等灭火设备,建设防火水桶蓄水池补水设施和管线等各类蓄水工程强化 以水灭火工程保障和森林防火巡护管制,建设森林资源管护站17

4、 防火道路与林火阻隔系统建设

合理利用简易土路完善森林防火道路系统.构建自然阻隔工程阻隔带和生物阻隔带为一体的林火阻隔系统利用现有电力高压线走廊和林区具备防火功能的道路,形成林火阻隔带;建设以生物防火林带车行塔道和站道防火巡护步道为主的林火阻隔带,减少火灾发生概率和蔓延范围

5 、森林消防队伍能力建设

建设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和专职护林员巡护队伍等为主体的森林消防队伍充分发挥护林员村民等基层一线人员森林消防巡护作用,完善森林消防装备物资储备,置风力 ()灭火机消防车辆油锯割灌机等扑火装备

四、生态安全底线

(一)底线清单

严守生态红线,确保全区生态红线面积不小于2648.62平方公里.严格落实生态红线保护制度,强化16处自然保护地管控。生态保护红线占用、调出、调入等管控规则按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严格保护森林资源,确保神农架森林覆盖率不小于91.12%.定 期 开 展 监 测 与 评 估,稳 步 提 升 生 态 服 务 保 障能力。

()重点任务

1、 做好国际履约,完善自然保护地管理。

依据保护对象进行分类保护,推进生态系统修复森林生态系统保护。

五、水安全底线

(一)底线清单

保障标准内洪水下流域河湖防洪安全。

(二)重点任务

1、完善水安全保障系统,提升洪涝灾害防御能力

2、 优化供水基础设施建设

六、水环境安全底线

(一)底线清单

保证水质优良占比.保证神农架林区内11处重要水质监控

断面 (3处国控、2处省控、6处区控)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

体比例为100%。

(二)重点任务

1、 开展乡镇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作

2、推动河湖湿地内源污染控制修复

3、强化生活污染治理

4、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建设

七、旅游容量安全底线

(一)底线清单

严控各景区游客瞬时容量和日容量。既要保障自然保护地内各游览景区旅游活动对环境的低干扰,也要保障游客安全舒畅的游览体验

(二)重点任务

1、完善景区游览预约制度,加强客流监测和调控。

2、推动民宿高质量发展,疏解超量住宿接待设施。

第二节 严格实施分区管控


一、划定管控分区

依据神农架不同区域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生态敏感性、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以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为总目标,规划确定 “三类五档”管控分区,并设立管控目标和负面清单对各类人为活动和建设活动进行引导和管控。

按照保护对象的重要程度,将 “三类”管控分区命名为世界级自然保护地、一般自然保护地和生态管控区。考虑到重点保护具有国际荣誉的自然保护地,将湖北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地、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神农架生物圈保护区、湖北大九湖国际重要湿地范围以及周边少量需要严格保护的区域一并划为 “世界级自然保护地”管控分区.将神农架风景名胜区、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10处自然保护小区的范围划定为 “一般自然保护地” (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北部少量与其重合的区域划为一般自然保护地)。其余区域划为 “生态管控区”。

考虑对世界级自然保护地进行重点保护和差异化管理的需要,根据重点对象保护、科普教育展示、社区参与可持续旅游和生产生活等方面的要求,衔接现状各类自然保护地内部分区的管控规定,依据对人为活动和建设活动的管控强度进行分级组合,将 “世界级自然保护地”细分为 “三档” ,根据不同区域的价值特征和管控要求分别命名为世界级自然保护地I级核心区、世界级自然保护地II级核心区、世界级自然保护地缓冲区,并与一般自然保护地和生态管控区共同形成 “五档”管控分区。

二、制定分区管控规则

神农架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除应满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分区的管理要求,还应满足下列管控分区的管控规则。

世界级自然保护地I级核心区———严格保护区域。保护湖北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地等具有国际荣誉的自然保护地的完整性;禁止进入开展生产生活活动。管控目标是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突出普遍价值要素,包括保护具有北半球代表性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的自然演进过程;保护金丝猴等珍稀濒危物种、模式种及其栖息地不受人类活动干扰;保护大九湖亚高山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动植物群落。

世界级自然保护地Ⅱ级核心区———适度游览区域。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适度发挥科普教育和展示功能;不再新增旅游接待设施;保证世界自然遗产地东西片区之间的连通性。管控目标是保护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珍稀地质遗迹、森林生态景观不受人类建设等活动破坏;适度发挥科普教育和遗产展示功能,开展低影响生态游憩和观光活动,促进世界遗产价值传播,发挥世界遗产的社区促进功能;完善老君山和神农顶两个遗产片区间的生态廊道建设 (木鱼镇车沟、龙降坪以北),提升两区的联系。

世界级自然保护地缓冲区———疏解建设区域。保护河谷地带的自然景观;减量疏解现有木鱼镇等地旅游接待设施,发展可持续旅游,适度建设游路等游览设施.管控目标是保护湘坪河、官门河河谷地带的自然景观和其他相关区域的森林生态景观不受人类建设活动破坏;受损的生态系统得到修复;完善老君山和神农顶两个遗产片区间的生态廊道建设 (木鱼镇红花坪以北),提升两区的联系;疏解过度的城镇建设和旅游服务设施,降低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般自然保护地———控制建设区域.保护特殊对象,可开展游憩活动和适量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管控目标是保护地质遗迹以及森林、河流、山景等自然景观的原生状态;保护原始森林及香果、水青、三尖杉、红豆等植物群落;保护分散的金猫、黑熊、斑羚、红腹锦鸡等动物栖息地.发展生态旅游、观光旅游、休闲旅游,促进生态价值的转化。

生态管控区———适度发展区域。承接世界级自然保护地旅游服务功能疏解,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农林产业。管控目标是保护山水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保护村镇风貌与自然山水的协调关系;承接世界级自然保护地缓冲区疏解的旅游服务功能设施;发展乡村旅游等旅游活动,拓展生态农林产业,实现生态价值的富民利民转化;受损生态环境得到修复。

来源:神农架国家公园


责任编辑:张珊珊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