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又尖又狡是汉川,怎么理解?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3-09-22 21:59:09

                           有料 / 有趣 / 有品 / 有心

  “奸黄陂,狡孝感,又奸又狡是汉川”。汉川人哪里奸狡了?汉川,汉水之川名之。智者乐水,水泽之民脑壳灵活,贬之为奸狡。


曾被邀参加一个讨论会,会上有人讲,汉川有个不好的名声:“奸黄陂,狡孝感,又奸又狡是汉川”。外地人对汉川人的贬义评价由来已久了,虽然无从考证,也的确是汉川人莫须有的痛。

当时,有的人辩解说,在过去商品经济比较落后的情况下,汉川人做生意的精明被他人所蔑视,就如同傻子说聪明人不好一样。也有的人索性偷换概念,玩起了文字游戏,说又“奸”又“狡”是这样两字,即又“尖”又“绞”,指的是一种遮阳避雨的帽子——斗笠。汉川的斗笠形状尖尖的,用丝篾绞的边,黄陂的斗笠尖尖的,但没绞边,孝感的斗笠跟黄陂、汉川的斗笠相比,形状不尖,但绞上了边。以上两种说法我都不敢苟同。

汉川的斗笠和的孝感斗笠

前一种说法“护短”,虽说到了汉川人的精明的一面,但是抱怨说汉川人有奸诈一面。后一种说法更是不着边际了,说是“又奸又狡”是指斗笠形状和做法,这是后人自圆其说。这一说法最早是出自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汉川的一位乡土诗人王老黑之口,他为之做了三件事。编了一首汉川斗笠的歌谣,以歌谣为内容谱了一首汉川民歌,还杜撰了一个关于汉川斗笠的故事,的确是用心良苦。这不是王老黑的错,这都是被汉川人不自信逼出来的。这三件东西后来被当地文化界采用,那民歌还唱到了中央电视台,为了为汉川正名,甚至有时被官方采用,作为佐证,故此,在民间以讹传讹,好像成为了正史,其实不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一个人如此,一个地方如此,一个民族也如此。

世界上不同民族都有其不同的灿烂优秀文化,但是,没有哪个民族的人否认他的民族不带有劣根性。说汉川人又奸又狡不是坏事,但不能以偏盖全,关键是汉川人要自尊,自信,自省。

直面局外人对汉川人的褒贬,也说明汉川人性格的两面性。这一双面性性格的形成,追其文化根源,我试想,水是决定因素,是形成这一双面人格的重要基因。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固然,就有了一方人的特质。汉川,江湖密布,历史上水患频繁,依水而居,遇水而迁,是汉川人祖祖辈辈的生成法则。遇上洪水肆掠,人们就扶老携幼逃荒而出,这一逃,就逃出了另一番天地。这一逃,也造就一批脱离乡土的各类以艺谋生的“非农业人才”。这一逃,也铸就了汉川人精明能干,机巧善变,机关算尽,圆滑世故的生意人特质。我以为“心善”与“精算”并不矛盾,“十个商人九个奸”,是一句褒贬俱在的俗语,在于成功的生意人,没有那哪一个不是睿智过人,善于心计的,但不可把睿智过人,善于心计而诚实守信的人一概与唯利是图,铜臭熏心的人相提并论,就如同“阳谋”与“阴谋”一样。

汉川多遇水患,客观上不仅对安土重迁,封闭固守的传统观念是一个冲击,而且有助于汉川人开放意识的增强,更是培养出了汉川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两面性灵动特质。在与洪水抗争时,表现出坚毅,顽强,进取;在向洪水妥协时,表现出顺势,机敏,谦卑。就像水一样,因时因势而变,灵活开放,随遇而安,不固守一地,不墨守成规,随水走江湖,寻找新出路。久而久之,汉川人把对洪水的开放,包容,和效法自然的灵动,淋漓尽致的复制到了自己生计之中,成为了汉川人一辈一辈言传身教的秘籍。同时,汉川人在逃荒,逃乱中,在异域他乡,出于自我保护,也多长了一些防范算计的市井心眼。这些,也都深深地植根在了汉川人的骨髓里。

从水中寻找汉川人性格特质的根基,还在于汉川的码头文化滋养了汉川人的特质。汉川水网丰富,通江达海,码头众多,码头文化的流动性,赋予了汉川人更多的开放与包容;码头文化的竞争性,赋予了汉川人更多的危机意识和较强的求生意识;码头文化的多元性,赋予了汉川人更多的自由精神和适应能力。千帆聚集,万人游走,泥沙俱进,码头也难免成为各路“污泥浊水”汇集的地方。也不可避免地将江风的多变和以强食弱的森林法则以及狡黠的江湖恶习带进了昔日汉川人的灵魂里。再加上,码头文化的主体大都是丧失土地的农民,他们“闯码头”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都还受小农经济的桎梏,虽然有讲义气,性情豪爽的一面,但也有视野狭隘,贪图私利的一面。


昔日的汉川人,在世人面前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了既精明强干,又工于算计的特质。这种特质,虽不能代表汉川人的全部,就如同重庆朝天门码头的“棒棒军”不能代表重庆全部一样。但是,在当时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水陆码头上,这种特质,却自然而然地成了汉川人的标签,随着一艘艘南来北往的船帮,流传到了四面八方。时间久了,加之确有一些害群之马,使得“又奸又狡”成为了人们对汉川人的一种思维定势,洗不干净的污。

我们有理由相信,凭借汉川人的应有的睿智和品质,这种对汉川人的偏见,终究会成为历史。“我是汉川人”,将会在今后的人际交往中掷地有声!

作者:汉川网友 无为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责任编辑:韩荣梅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