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祝杰 、阮景明 、石杰)中共红安县委十五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于2023年9月15日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县委委员32人、候补委员7人。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全会由县委常委会主持。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红安县委、红安县人民政府关于以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为主攻方向探索现代化建设路径的实施方案》。县委书记刘堂军就《实施方案(讨论稿)》起草情况向全会作了说明并讲话。
全会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老区“两个更好”殷殷嘱托为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落实市委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融入大武汉,永葆红安红,建设大别山红色中心城市”目标定位,坚持“红安红”价值追求,提出以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为重要载体和抓手,以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为主攻方向,对内整合,对外开放,转变发展理念,激活发展动能,探索走出一条以强县富民和乡村振兴为引领的红安现代化道路。
全会认为,坚持以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为主攻方向探索现代化建设路径,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老区“两个更好”殷殷嘱托的实际行动,是基于红安县情的必然选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所在,有利于发挥红色旅游、特色农业、区位交通等比较优势,有利于激活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有利于整合资源形成对外开放优势,推进红色旅游“出彩”、区位经济“出圈”、特色农产品“出山”,以农业农村现代化引领和推动红安全面现代化。
全会提出,以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为主攻方向探索现代化建设路径,必须坚持“在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把准发展方向;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富民产业;坚持“三专”协同,培育强县产业;坚持“四区联动”,推进就地城镇化;坚持城乡统筹,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坚持群众主体,拓展共同缔造;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创新;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
全会要求,坚持因地制宜,把准发展方向。坚持以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为主攻方向,坚持传承创新,接续奋斗,着力打造“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大别山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融入大武汉的先行区”;坚持“发展红红火火”,持续抓好招商引资、争资立项、项目建设、营商环境、财源建设等重点工作,加快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持“双城驱动”,推动县城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夯实乡镇多点支撑,以乡镇为作战单元,做大做强块状经济,鼓励各乡镇立足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发展基础,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引导乡村分类发展,挖掘特色资源,强化规划引领和运营管理,推动乡村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全会要求,坚持三产融合,发展富民产业。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以红安苕为主导的“1+5”特色农业产业,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和精深加工。大力发展红色文旅产业,全力创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擦亮“将军故里、英雄红安”红色品牌。突出需求导向,搭建数字化“天网”、物流“地网”、供应链“金网”、服务贸易“商网”,以供应链思维推动传统产业组织化、网络化、品牌化发展。
全会要求,坚持“三专”协同,培育强县产业。建设专业园区,高新区着力构建“产业新区、大学新城、公铁枢纽”产城一体新格局,城西食品工业园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的特色食品加工基地、大别山革命老区农业全产业链示范区、黄冈大别山食品饮料产业集群,太平桥镇商贸物流园区加快规划建设。强化专业配套,加快推进供需平台建设、交易市场建设、游客集散中心建设和研发平台建设。出台专业政策,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强化产业发展政策支持,严格产业发展管控。
全会要求,坚持“四区联动”,推进就地城镇化。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实施小区、社区、街区、片区“四区”联动,着力补短板、强功能、优服务。以街区、片区为单元补齐县城功能,加快配套完善教育、文化、医疗、商贸及生活服务设施,完善快速交通和慢行交通系统。以小区、社区为单元完善生活功能,深化拓展五城同创和完整社区试点经验,补齐养老、托育、停车等短板,推动“三无”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有序推进完整居住社区建设。加快“五个一”建设,提升县城产业服务功能。持续推动租购并举住房制度改革,研究出台激励支持政策,吸引更多人口向县城聚集。
全会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全面推进融合型教联体建设,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推动县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序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组建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为龙头、其他医院及乡镇卫生院为成员单位的紧密型医共体,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政策兜底养老、机构养老、居家社区养老等运营模式和服务方式,构建政策兜底和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统筹推进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有序推动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联结到网、下沉到村。推动优质公共文化服务进村入户,打造乡村文化品牌。
全会要求,坚持群众主体,拓展共同缔造。强化党建引领,把加强党的建设贯穿于共同缔造活动的全过程、各方面。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新期待,以群众想做、大家能做、效果明显的群众身边实事小事为突破口,最大程度调动群众共建和美乡村。深化“五进塆组”党建工作模式,推广“聚心四制”工作模式,不断完善基层治理。推动共同缔造向更深层次延伸拓展,全面提高基层治理能力。
全会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创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于善于用创新的思路、改革的举措、市场的办法推动高质量发展。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实干争先、大胆探索,坚持把试点探索作为推进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方式,支持各乡镇(场、处)和县直各有关单位围绕主攻方向和特色创建项目,大胆探索、务实创新,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全会要求,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以流域综合治理明确并守牢安全底线,科学划定流域综合治理单元,推进倒水河干流系统治理、太平河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明确底线管控负面清单和发展指引正面清单,坚决守牢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粮食和能源安全、生态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等底线。发扬红安精神,强化系统思维,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打好民生保障、安全生产、信访稳定、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攻坚战,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全会强调,要加强党的领导,全面落实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责任制,坚持全县“一盘棋”推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建立完善强县工程考核体系、干部实绩档案和容错纠错机制,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导向,激励各乡镇(场、处)、县直各单位各部门创造性开展工作,争创一流业绩,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持续改进作风,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和实干之风,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全会号召,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实干争先,以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为主攻方向,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红安实际的现代化道路,奋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