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炎炎夏日,来自全国的歌迷都能乘坐免费的专线公交车进入场馆。
智慧站牌,让每一趟公交车运行和到站时间等信息一目了然。
未来,宜昌还将投入更大的力度到公共交通中,逐步探索推进城区公交乘车全免费,让更多人选择绿色出行的方式。
8月30日,宜昌市被正式授予“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这是国家对宜昌近年来公交都市创建以及推动城市绿色出行给予的充分肯定。
纳凉、提议 一台公交车不简单
今年8月,宜昌开办多场演唱会,来自全国的歌迷们都能乘坐免费的空调公交车前往场馆,感受到了宜昌的清凉和心意。
2023年,宜昌纳凉公交第二季如期而至,此次延展“纳凉”范围,除了开设建设工地纳凉点之外,还新增了宜昌东站候车纳凉点,开通宜昌纳凉公交专线,实现纳凉服务“点+线”“白+黑”。纳凉公交专线车上还安装了“民主信箱”,纳凉公交也成为“民主公交”,国家、省、市、区、乡五级人大代表和九三学社社员分批次登车,持续收集群众意见、汇聚群众智慧,助力城市建设发展,为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凝心聚力。
宜昌纳凉公交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赞誉,仅2022年,全网关于宜昌纳凉公交信息的转发及点赞量就超过1.5亿人次。
宜昌公交车已经成为了一个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2023年6月28日起,宜昌在省内地市州范围内率先启动了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免费乘坐城市公交的优待服务,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了出行实惠。
为了让乘客享受到更加舒适的乘车体验,公交车进行了全面升级。优化车辆配置、改进车辆操控系统,有效抑制并减弱车辆振动噪声,提高了乘坐舒适性。现在,宜昌公交集团半数营运公交车都是新能源车辆,所有车辆都配置了空调,改造成为低踏板、低入口,为乘客提供更加舒适、环保的出行环境。
智慧出行 啥时来车心中有数
在宜昌市胜利四路,每天早上7点30分,王女士都会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向位于白龙岗的B18路公交车站点,搭乘公交车去高新区上班。她对记者说:“过去,站在路边等公交车,要时刻注意过往车辆动态,唯恐错过。现在有了新型智能公交电子站牌,车辆运行、到站时间等信息一目了然,非常方便省心。”
李翔是另一位享受智慧公交便利的市民。他告诉记者:现在公交支付更加多元化,除了投币、刷公交卡、银联卡外,公交集团还开通了云闪付、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这不仅方便了乘客,也提高了公交车的支付效率,减少了排队等待的时间。
近年来,宜昌公交集团不断推广智能公交应用,升级智能调度系统,更新“宜知行”APP,参与全国交通一卡通项目建设,与国内318个城市实现互联互通。这些举措让宜昌市民的公交出行更加便捷高效。为了进一步完善公交出行信息服务体系,中心城区的部分公交站牌,已经更换成新型智能公交电子站牌,乘客在候车过程中,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公交信息,实现“精准乘车”。
智慧公交的推广和应用,不仅提升了市民乘客的出行体验,也展现了城市公共交通的现代化水平。宜昌公交集团还将继续加强智能化建设和运用,提升公交服务水平,让出行更加便捷和美好。
构建廊道 让市民出行畅达
2015年7月15日,对于宜昌市来说,这是一个公共交通系统翻开新篇章的日子。这一天,宜昌BRT一号线(快速公交)正式开通,它犹如一条金色的纽带,串起了城市的东、南、中三大区域,使市内90%的区域进入了30分钟生活圈。
这条以“1走廊+N支线”的方式运营的BRT,不仅拉近了各区域组团之间的距离,也使运营车速由10-15公里/小时提高到了20-25公里/小时。线路全程运行时间的缩短幅度达到了40%,承载了全市70%以上的客流量。这一重大改变不仅缓解了城区交通拥堵,更是每年减少了至少2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市民对公交出行的满意率提升到了90%以上。
然而,在8年的运营后,宜昌市的公共交通系统正在面临新的挑战。随着“东进、北拓、中优”的城市规划不断推进,城市形态由“半月”向“满月”蝶变发展,单一的快速公交廊道已经无法满足市民的公交出行需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城市规划者提出了构建“井字型”快速公交网的理念,通过复制宜昌快速公交廊道一号线的成功建设运营经验,规划建设城东大道、发展大道、宜昌火车东站至北站的3条快速公交廊道,这个新的网络与现有的快速公交廊道一号线共同构筑城区“井字型”快速公交廊道网络。
“井字型”快速公交网的构建,将是对宜昌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一次重大升级。它将覆盖更广的区域,连接更多的交通节点,为市民提供更快、更方便的公交出行服务。同时,新的快速公交网也将有助于减少城市交通拥堵,降低碳排放,显著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完善设施 创城市“品牌价值”
在过去的五年里,城市交通以改善市民出行体验、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出行需求为目标,大力完善绿色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原B9路公交车驾驶员宋俊明见证并亲身体验到了公交系统设施的变化。他说:“我驾驶公交车已经有25年了,经历了柴油公交车、汽油公交车、油电混合公交车和纯电动公交车,现在纯电动公交车开起来既舒适又安全!”
随着宜昌主城区的扩张,公交运力的短缺问题逐渐凸显出来,2022年6月,宜昌市国资委和城发集团迅速行动,筹措资金6000万元,购置了50台纯电动新能源公交车,投放到B1路、B68路等大线、主线及车辆资源少、出行需求大的线路上,有效缓解了公交运力不足的问题。
在东部产业新区,公交集团开通了东部未来城专线及白洋工业园微循环线,并投入百万元级的“豪华公交”运营,猇亭区率先在市域范围内实现“全域公交”,不仅满足了市民的日常出行需求,更为建设东部产业新区注入了强劲动力。
未来,宜昌还将逐步探索推进城区公交乘车全免费,以此引导更多市民绿色出行。
(湖北日报宜昌频道记者谭廷通讯员许端 文/图)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