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当阳王店镇史店村:“小田并大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1-12 16:14:01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谭昊 王志凌 )2022年以来,王店镇史店村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建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2420亩,同时引进市场主体进行适度规模化经营,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农业生产“大托管”,确保粮食增产、群众增收、村级集体获益。

秋收时节,史店村稻田里的水稻长势喜人,稻穗绵延如浪。村民李发芝正在村合作社的组织下开展病虫害防治、挖沟排水等秋收准备工作。这片农田是李发芝流转给村里的,现在他不仅可以外出打零工,还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受雇于合作社在家门口干活,既方便又增收,可刚开始他并不理解这项政策。

王店镇史店村村民李发芝说:“开始我顾虑蛮大,田给集体收去了,没得收入,考虑这个事情有点不想搞。”

面对村民的顾虑,村“两委”班子深入践行共同缔造理念,坚持“群众的事儿必须群众参与”。在项目建设初期,开诚布公与整治区内所有农户见面,进一步征求群众意见,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

王店镇史店村党总支书记说:“多次召开村组干部会、党员代表会、湾子屋场会、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和建议,反复宣传和引导项目建设的好处和优势,形成共识。”

同时,村两委组织村民反复见面,磋商方案制定3轮次,以自然组为单位召开户主会20次,征求意见22条,耐心细致的政策宣讲和诚恳踏实的工作作风得到了群众的肯定与支持。

王店镇史店村村民李发芝说:“村里经常上门做工作,现在想开了,一亩田得400块钱,还可以,我现在在合作社打工,还搞了六七千块钱,比种田还是划得来。”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落实国家粮食安全,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项目质量马虎不得。“宁脱三层皮,不掺半点泥”,史店村坚持“1311”工程质量监督法,村党总支书记负总责、3名村干部分别负责水渠、道路、土地平整建设,1名村干部随机巡查监管,1名驻村工作队员全程视频监控配料场配料情况。

王店镇史店村党总支副书记说:“买了一套视频监控系统,监视监控料场混凝土的配合比,每天会对相关数据,用的水泥的包数,用的沙和水泥的混合比进行统计,确保工程质量。”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项目建设期间,7名村干部像钉子一样钉在施工现场,“5+2、白+黑”是常态,全新全意服务高标准农田建设。

王店镇史店村党总支书记说:“白天现场监管质量,晚上汇总相关数据,建立监管台账,我们的两委班子既是现场质量的监督员,又是推进工程项目的协调员,也是土地规模流转的政策宣传员。”

在两委班子共同努力下,史店村顺利完成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2023年4月底交地种粮,项目辐射面积11000亩,核心整治区2420亩,惠及群众386户,该项工作得到群众的一致认可。

王店镇史店村村民陈国梅:“我们早就希望有那么个好政策,把田流转出去,老公在外面安心打工,我也可以在屋里打零工,政策还是蛮好,现在收入在原来基础上增加四五万。”

如今,史店村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9月初,村集体经济收入已增收20万元以上,群众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随着高标准农田整体承租给市场主体,粮食烘干一体化项目的加速推进,村民们对未来也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一幅“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秀美画卷正在史店村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崔梦云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