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数字检察丨违法占用耕地还不缴税?宜城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力解题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3-09-04 09:31:04

数字时代,未来已来。

数字检察是数字中国在检察机关的具体体现。《襄阳检察》微信公众号统筹推进数字检察和融媒体深度融合,创办《数字检察》专刊,这也是落实上级检察机关数字检察工作战略的具体实践。该刊将及时传达最高检、省人民检察院关于数字检察工作的部署要求,全面反映全市数字检察工作的新动态、新举措、新成效,使其成为展示襄阳数字检察工作亮点和成果的信息交流平台。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争取更多更优数字检察成果,共同讲好襄阳数字检察故事,为全市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图片

图为耕地占用税公益诉讼法律监督模型

从一条耕地占用税监督线索入手,排查出辖区税收征缴漏洞,发现了行政机关之间的信息壁垒。宜城市检察院通过搭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精准锁定耕地占用税征缴不到位问题,让大数据“开口说话”,“淘”出有价值的监督线索,倒查督促行政机关追缴耕地占用税款近三千万元。

个案办理督促清缴

图片

地处汉江平原的宜城市是国家主要商品粮基地县(市)之一,耕地资源丰富且宝贵,征收耕地占用税是贯彻落实国家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

2022年8月,宜城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检察官王刚在走访宜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时发现,两家公司因违法占用农用耕地受到行政处罚,但尚未恢复土地原状,自规局已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耕地长期被占用,除了行政处罚,还有哪些手段能够规制呢?”王刚马上联想到耕地占用税。经与税务机关核实,相关企业确实未依法缴纳耕地占用税。当年9月,宜城市检察院将相关线索立案调查后,经行政公益诉讼程序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宜城市税务局对相关占用耕地的主体依法征收耕地占用税。税务机关收到检察建议后,积极核查履职并开展耕地占用税清缴专项行动。据悉,截止到2022年底,专项行动累计征收耕地占用税款及滞纳金逾1.5亿元。

得知税务机关反馈的专项活动成效后,王刚欣慰之余又陷入了沉思:“专项活动清缴了这么多税款,说明征管环节还是存在疏漏……”。带着这一问题,2022年底,王刚和助理孙少文对耕地占用税征缴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

“我们在排查后发现,此类情况并非个例。受限于行政机关之间的信息壁垒,许多占用耕地的情况税务机关难以及时掌握,导致耕地占用税款漏缴。这不仅造成国家财税流失,也使耕地保护的税收杠杆难以发挥调节作用。”检察官助理孙少文介绍道。

聚焦“堵点”创新思路

摸清耕地占用税征缴的“堵点”后,王刚意识到仅凭人工摸排发现征税线索无异于扬汤止沸,需要有人牵头协调获取相关行政机关涉及耕地占用的数据,并运用数字化手段筛查线索,这样才能精准、高效地“破题”。谁来牵这个头?“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守护者,责无旁贷……”将相关情况汇报后,王刚得到院党组的大力支持。

2023年1月,宜城市检察院抽调业务与技术骨干组建工作专班,设计研发“耕地占用税法律监督模型”。该监督模型整合行政机关与税务机关各自掌握的涉耕地行政审批、行政处罚数据及耕地占用税征缴数据,根据不同的主管部门和占地类型归纳了4大监督模块:模块一针对未经批准占用耕地而未申缴耕地占用税的情形;模块二针对履行用地手续(主要包括农用地转用、水利建设工程)而未申缴耕地占用税的情形;模块三针对临时占用耕地而未申缴耕地占用税的情形;模块四针对毁损、污染耕地而未申缴耕地占用税的情形。

图片

宜城市院检察官研究耕地占用税公益诉讼法律监督模型。

通过筛查同一占地主体涉及耕地占用审批、处罚情况,“碰撞”比对其是否缴纳耕地占用税。模型分析筛查相关线索后,自动推送给检察办案人员作进一步研判。

建立模型打通壁垒

为了打通“数据通道”,让数字模型“跑”起来,宜城市检察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法》推动行政机关共同建立涉税信息共享机制。为此,宜城市检察院检察长石炜多次主持召开座谈会,与相关单位主要领导进行沟通协调。2023年1月底,宜城市检察院推动该市税务局、自规局、农业农村局、环保局、水利局五部门会签文件,建立耕地占用税涉税信息共享及部门协作机制。在检察机关的监督下,各行政机关根据责任清单整理涉及耕地占用的行政审批、行政处罚信息数据,税务机关整理耕地占用税征缴信息,定期组织交换,实现信息共享。

图片

宜城市检察院邀请相关单位召开耕地占用税部门协作、共享机制工作推进会。

协作机制的落地,为宜城市检察院提供了持续、稳定的数据来源。2023年4月,该院组织研发的耕地占用税公益诉讼法律监督模型正式启用。首批数据导入后,筛查出疑似未缴税线索30余条,王刚对模型反馈的线索逐步研判后,先以类案监督立案2件,分别针对某管线建设项目、某水利工程项目临时占地未缴纳耕地占用税,某乡镇农用地转用建设未缴纳耕地占用税的情形与税务局进行磋商,督促其依法核查征收相应税款约2125万元。

市域联动扩面增效

宜城市检察院大数据模型运行成功后,襄阳市检察院于2023年5月召开工作推进会,总结经验并在各基层院推广应用该模型。随着各地陆续协调获取基础数据,模型应用初显成效。截至8月底,汇总导入模型相关数据1035条,比对筛选疑似线索281条,全市两级检察院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15件,开展诉前磋商13件,发出检察建议2件,行政机关已履职回复5件,督促追缴耕地占用税款2895.5万元。其中,襄城区检察院针对未获得审批或未提供完税凭证的情况下违法占地的情况,在数据碰撞比对后,发现17条未缴税案件线索,经立案后通过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对490余万元税款及时追缴。

图片

襄阳市检察院在宜城市院召开耕地占用税专项法律监督工作推进会。

“在襄阳市院的高度重视下,耕地占用税法律监督模型在襄阳两级院迅速得到推广应用,耕地占用税部门长效协作机制加快落地,数字检察的社会治理效能正伴随法律监督模型的推广运用向更大范围辐射。”2023年8月7日,宜城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石炜在全省检察长研讨班上汇报了宜城市检察院数字检察的应用成果。(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孙少文 刘潇逸)

责任编辑:翟昶宇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