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今年以来,鄂州市按照全省科技工作会议部署,聚焦科技自立自强,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融入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完善全市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奋力开创科技强市建设新局面,为湖北构建全国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展现鄂州担当、提供科技支撑。
上半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602家,完成省定目标的86%;技术合同成交额74亿元,完成省定目标的125%;新增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17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30%;高新技术企业入网注册申报144家,同比增长44%,完成全年申报任务目标的90%;全力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引导企业实施各级科技计划,28个省级项目获得省科技厅公示,9个项目获得2023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公示,预计争取资金1330万元;全市研发费用36.7亿元,同比增幅57.5%,增幅居全省前列。
2023年湖北省科技活动周活动于5月20日在鄂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突出科技同兴
实施武汉都市圈协同建设行动
加强顶层设计。召开鄂州市推进武汉都市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科技创新组工作推进会议,研究制定《鄂州市推进武汉都市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科技创新组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关于加快建设科技强市全面融入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与武汉市科技局就武汉都市圈科技同兴进行深入交流,共同起草编制《武汉都市圈科技同兴规划》,建立完善季度调度工作机制,跟踪协调光谷科创大走廊鄂州功能区30个重点项目建设。
推进园区共建。围绕武汉新城规划布局葛店光电子产业园、葛店大健康产业园、光谷联合科技城、东湖智慧城、红莲湖大数据产业园、科技创意城等重点园区。深度嵌入武汉“光芯屏端网”产业链,葛店光电子产业园大力促进三安光电、芯映光电、瑞华光电、优炜芯等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助推“中国光谷”升级为“世界光谷”。红莲湖大数据产业园高科技产业孵化中心二期、华中数字产业创新基地一期按计划稳步推进。光谷联合科技城、东湖智慧城招商引进的100多家企业,其中60%为武汉东湖高新区企业做产业链配套。
深化交流合作。为促进科技金融赋能科技创新,4-5月,与武汉市科技局联合举办“科技引领智造健康”创业投资沙龙活动,我市2家企业与银行、投融资机构形成了初步对接意向;组织7家鄂州企业参加2023年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之(都市圈)专场系列,3家企业获得武汉投融资机构投资意向。5月20日,在鄂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湖北省科技周主场启动仪式,全省共有36家省直有关部门、“武黄黄咸”4个城市科技部门、8所在汉高校以及部分省级科普基地等单位领导和企业代表450人参会参展,有力促进交流合作。6月9日,举办湖北省科技成果转化 “轻骑兵行动”鄂州专场暨科惠“鄂急送”成果对接活动,发布成果50项、技术需求24项,现场签约3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突出企业主体
实施创新主体增量提质行动
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截至目前,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突破602家,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86%。
全面启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工作。深入开展服务高新技术企业“春晓行动”,由市科技局班子成员挂帅,成立4个工作专班包保服务企业。召开春晓行动暨高新技术企业联席会,组织政策培训宣讲会6场,赴各区调研60余家重点科技企业、6家孵化器、3家产业研究院等,摸清基层科技创新情况,宣传科技创新政策。压实各区高企申报目标责任,全力打好高企培育攻坚战,采取后备高企“数据摸排十天一统计,协调调度一月一碰头”工作机制。截至目前,高企入网注册申报144家。
开展市级技术创新中心申报认定工作,新认定市级技术创新中心17家,新备案省级专业型研究所1家。
开展研发机构备案工作,共有257家企业申请研发机构备案,208家研发机构符合基本条件,其中158家属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突出成果转化
实施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行动
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为攻克制约我市“光芯屏端网”、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发展的 “卡脖子”技术难题,发布揭榜挂帅项目4个;制定“赛马制”科技项目实施办法,以“赛马制”方式启动技术攻关,共征集项目8个。
深入推进市校合作。以专班聚力推进市校、企校合作,今年,走访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与武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联络员联动,收集高校科技成果信息1000多条。共推企校关键技术研发,征集市级企校联合关键技术攻关项目36项,承接武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今年以来,武汉高校62项科技成果在鄂州转化落地。
广泛征集技术需求,在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录入鄂州市企业技术需求85项,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30余项,征集院士专家需求14项、科技副总需求15项、博士服务团队需求15项。
开展创新创业大赛,7月5日,我市举办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湖北赛区市州赛,鄂州赛区报名参赛企业23家,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农业等领域,共10家企业获奖。
突出创新生态
实施科技惠民提质增效行动
大兴调研之风。围绕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鄂州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强化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等方面,市科技局班子成员和各科室负责人领办1个课题、联系1家企业、解决1批问题,明确12个调研课题,结对帮扶企业20家,领办企业难题26项,建立问题清单、措施清单和效果清单等“三个清单”,聚力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落实惠企政策。拨付2022年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免审即享”奖补资金980万元,其他奖补资金1869万元。支持葛店人福药用辅料公司获2023年湖北省引进外国人才和智力项目立项,立项经费20万元。
助力乡村振兴。积极推进鄂州市湖北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示范点建设,已建特派员工作站8家;组织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活动12场次,持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助力农业增产增收。支持我市“基于北斗卫星的高效水田旋耕平地一体机”等5个项目获2023年湖北省科技人才服务企业项目立项,共争取省级立项资金170万元。
突出平台支撑
实施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行动
积极探索创新联合体建设。充分发挥我市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龙头企业技术优势,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模式,市科技局牵头建设创新联合体,召开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筹备会,与人福药业、容百锂电等头部企业展开前期对接,就如何建立有效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等方面进行充分协商。
设立鄂州(武汉)离岸科创中心,首批签约的创新主体共有24家,其中企校联合技术创新中心、专业型研究所、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7家,光电子、大健康、新材料领域的科技型企业14家,提供科技服务的服务机构3家。
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对接光谷实验室、洪山实验室等湖北实验室,争取湖北实验室分支机构布局鄂州。支持校企共建企业新型研发机构,联合共建青天湖产业技术研究院、华科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鄂州特色种业技术研究院等重点创新平台。
开展科技人才疗休养活动
邀请专家送科技进大棚
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
组织党员干部到东湖高新区考察学习
承办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湖北赛区市州赛
举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仪式
本版策划:鄂州市科技局 组稿:刘光辉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