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先行区建设|增“亮”添“色” ,扛起江夏经济发展大旗
湖北日报 2023-08-24 15:28:04

文/ 卢鹏


盛夏骄阳似火,“燃”起来的不仅是天气,更是江夏经济开发区奋战当下的澎湃激情。从产业项目到园区配套,再到社区民生,一个个重大项目顺利推进,一项项产业发展势头正劲,一幅幅竞相发展的“风景”如一朵朵盛开的绚烂花朵,簇拥起江夏经开经济社会发的“夏日攻势”。

今年上半年,在江夏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江夏开发区主动把握武鄂黄黄都市圈战略机遇,扛牢汤逊湖组团主体区、核心区担当,加速融圈,交出了稳中有进的成绩单。

区域内单位绩效考核半年“成绩单”,重点经济指标和重要工作任务综合考核总得分604.75,总排名全区第一。新增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9家企业入选湖北省科创“新物种”……

「汤逊湖,亚洲最大城中湖。」(摄影@舒威)

江夏经开区坚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不断优化体制机制、促进产城融合,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新能源、大健康、现代服务业和数字经济”七大产业集群。其中,以“车光康”为代表的主导产业集群不断加速壮大。

上汽通用武汉整车基地及博世华域、华域视觉、楚冠捷等70余家汽车配套企业,在金港汽车产业园呈矩阵之势,“第一支柱产业”总产值超700亿元,撑起江夏工业脊梁。

「金港汽车产业园生产的汽车,从港口出发,运往全国。」(摄影@魏松)

今年以来,江夏经开抢抓汽车产业深刻变革机遇,聚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方向,抓住关键赛道,强化创新引领,加快项目引进和建设,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上半年,2.9万辆新能源车在上汽通用武汉基地下线。奥特能超级工厂生产的别克E5上市仅10天,订单量就突破8000台。6月,首个完整交付月,别克E5销量3587台;7月,延续良好势头,以3722台的销量冲进合资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前三。

博世华域、华域视觉、楚冠捷等众多车企纷纷向新能源赛道进军,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转化应用,提升核心竞争力;米高新能源和智能汽车零部件项目、昊鑫澄金港工业园火热建设中,为江夏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注入力量。

截止2023年6月,开发区汽车产业实现总产值275.15亿元。

“一束光”,点亮南光谷百亿级产业集群。截至今年6月,光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9%。庙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内,腾讯研发中心、华为云创新中心、阿里云、中关村信息谷、中关村智酷等世界级名企聚集,骏腾拓达、海康威视、普迪真空等精密智能制造产业在庙山光电子产业园聚拢,其中,庙山光电子信息产业园入驻企业40+,生态圈成型成势,入驻率75%。

江夏培育经济新增长极,加快打造大健康产业集群。启瑞药业、诺安药业、嘉必优、普生制药、国灸、国药中联、久安药业、安亦臣(中创医疗)等十余家医药企业在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庙山产业区聚集,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随着安湃芯研新一代高速光芯片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签约,金彦科技、云万光等项目新投产,以“车光康”为代表的主导产业集群在开发区将进一步加速壮大。

向“新”而生创未来。开发区打开新视野、畅想新路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前瞻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努力在江夏奋力实现“中部示范 千亿倍增”的目标中当先锋、打头阵。

聚力开辟智能安防、新能源、新材料、预制菜四个主导产业新赛道,布局以百度导航、智能驾驶为代表的未来产业集群,打造中部高端产业集聚区。

楚能新能源建立“极速智造”体系,中能建储能科技全自动储能pack生产线投产,金盘科技建起数字化工厂;复睿智行、T3出行等重大项目签约,智慧交通正在成为产业创新的发力点。

从光大同创碳纤维到安亦臣人工血管,开发区抢占新材料产业先机,为高质量发展塑造新优势、培育新动能;依托三全食品、中百集团等行业龙头,以特色“预制菜”布局新“味”来,抢占餐饮新风口,庙山园区的华工后勤集团预制菜发展势头强劲,在行业内迅猛出圈。

「汤逊湖畔阳光创谷,是江夏区“创新强区”的重要载体。」(摄影@舒运平)

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中关村信息谷、中软国际教育、江夏数字经济科创小镇、江夏云上数字经济产业园、飞游创意产业园等项目相继落地、揭牌、投产;华中电竞谷一期数字创意产业园竣工,百捷光谷国际大厦项目封顶,描摹出开发区数字经济未来产业轮廓。

练外力更需修内功。江夏经开持续释放新动能,围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培育产业转型新引擎,实施现代服务业提升行动和“大孵化器”计划,支持产业平台建设。

「恒瑞创智孵化器今年入选“国家队”。」

一是高标打造园区平台,优产业育企业。纺织大学孵化大楼、武昌职业学院孵化大楼、恒瑞创智孵化器、新想科技园、光电子二期等一批园区正在建设中,华域视觉研发中心、博世华域软件中心、楚能研究院、固德威武汉研发中心、国检、众研等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项目投产;引进大湾区科创服务武汉中心、武创院江夏产业基地等创新平台,发挥重要的研发和科研成果转换作用。

二是校地才企四方联动,建设转化平台。纺织大学林富生教授成果转化、汤逊湖实验室、719所实验平台、海王核能等项目投产服务工作跟进中。

定力加努力,累累硕果集中“成熟”。7月,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出炉,开发区新增5家,总量达到21家。8月,19家企业入选湖北省科创“新物种”。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开发区聚焦重点项目落地的痛点、难点、堵点,持续提升经营主体便利度、满意度、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为加快打造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聚势赋能。

「开发区朝气蓬勃、活力无限。」(摄影@舒运平)

夯实基础,完善配套。上半年签订基础设施合同82项,其中重点工程项目36项。江夏城市客厅渔牧东路道路及市政配套工程,江夏大道、阳光大道交叉路及幸福工业园交通整治工程,海军工程大学藏龙岛校区三期军民融合配套工程……多个项目全力推进,为永旺、江夏天地等商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开发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摸排清查,落实整改。对招商引资已签约项目逐一进行分类,摸清已开工、计划新开工和未开工项目底数,建立项目清单。实行领导干部对口服务企业制度,建立任务清单、目标清单,对问题线索进行清单化、销号式管理。

支持企业,兑现政策。截止今年8月,江夏经开累计为企业兑现政策奖励资金约3.42亿元。在最新公布的江夏区2022年突破性支持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名单中,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武汉)有限公司、上汽通用武汉分公司、华域视觉科技(武汉)有限公司获得总计5767万元资金支持。

政企联动,搭建桥梁。2月,江夏经开召开新能源产业联盟活动会议,辖区内近30家新能源相关企业参加,就辖区内产业、企业如何开展联盟、创新、协同等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磋商,并成立新能源产业联盟。

部门协作,优化公交。江夏经开通过收集辖区企业关于优化公共交通的建议,联合区工商联、区交通局、区公交集团等部门共同制定了优化开发区公共交通的方案,解决了楚能、武锅、永旺等一批企业的公共交通不便问题,获得一致好评。

“跑”出新活力,“干”出新速度,江夏经开敢立潮头勇作为,明晰高质量发展定位;把握产业升级趋势,探寻高质量发展路径;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加固高质量发展底板;强化责任担当意识,争做高质量发展表率。把规划图变成路线图,把施工图变成实景图,用实际行动凝聚创建国家级开发区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五区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为江夏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责任编辑:袁文博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