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编者按
7月30日至8月4日,2023年“湖北省优秀青年社科人才”研修班在红安举行。青年社科人才围绕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推进长江大保护、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保护传承弘扬好长江文化等内容展开深入讨论,共话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现摘编刊发部分学员发言。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李谷成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决策部署。
更加强调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必须摒弃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所依赖的规模、数量和速度问题,转向追求更有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模式,扩大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更加聚焦新经济、新动能。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开辟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使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
更加注重宏微观政策目标的统一。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
更加注重与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统筹做好“走出去”和“引进来”两篇大文章,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推动三峡生态经济走廊建设发展
张晓燕 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长江三峡地域空间特殊,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承载着不可或缺的生态、文化、经济、政治、社会功能。
建设三峡生态经济走廊,立足已有发展基础和实践积累,湖北应把握机遇,率先启动、超前谋划,走在前列、久久为功。
坚持思想破冰、观念转变,发挥三峡区域比较优势,推动转型发展和内生发展,持续加大对长江三峡地区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头部企业的招引集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逐步培育三峡湖北段的生态经济发展竞争力。
培育发展动能,充分发挥湖北的人才优势和科教优势,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通过制度创新,破解中部发展制约,鼓励政府、企业、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共同缔造,盘活要素,激发活力,推动三峡生态经济走廊建设发展。
实施生态补偿机制,解决大保护和谋求发展的后顾之忧,筑牢“绿色本底”,以高品质生态支撑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保护,点亮万里长江全局全流域新图景。
讲好新时代长江文化故事
吴芳 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三峡大学)教授
讲好长江故事、赓续长江文脉,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寻求创新表达,活化挖掘长江文化的内涵和亮点。深刻追溯长江文化的根源、深刻挖掘长江文化的内涵、深刻理解长江文化的发展,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公众提供更“接地气”“动人心”的文化产品。
创新传播模式,扩大“长江文化”数字传播效能。加强数字资源开发利用和内容生产,促进长江文化的数字化传播,为古老的大河文明注入互联网基因和时尚元素。
提升科技赋能水平,推动长江文化传承范式创新。鼓励科技创新,推动现有实景内容向沉浸式内容移植转化。让“高冷”的长江文化变得有温度、接地气,在科技赋能下充满活力、赓续发展。
做好文旅产业提质升级,打造世界级文化遗产地标。全方位提升品牌显示度,为长江文化的海内外传播充分造势。
审慎平衡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做好长江沿线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走出过度保护和过度商业化、旅游化的双重误区,对长江沿线文化遗产的现代价值进行充分挖掘,缩短“遗产”与现代生活的距离,拉近“遗产”与大众的距离。
发挥翻译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价值
邓军涛 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在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发挥翻译在文化传承与文明互鉴中的价值,是亟待思考和回答的命题。
补足语种短板。当前,小语种服务能力滞后于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发展需求。应科学制定并实施多语种发展规划,建立“一带一路”语言数据库、人才库和研究智库,着力提升多语种文化翻译能力。
补足方向短板。我国中译外整体进展较为缓慢,应在现有基础上,通过增设省社科文化翻译项目与工程、搭建文化翻译与传播平台等举措,培育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多元文化外译成果。
补足人才短板。翻译不仅仅是语言文字层面的转换,更是思维、观念、文化、情感、价值观等深层次的交流。高质量的文化翻译与传播,需要译者不仅通晓中外语言与文化,还需要具有相关领域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应倡导在多学科领域培养和选拔高水准专业译者。
补足技术短板。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正引发翻译行业深刻变革,但技术在意图理解、情感交流、概念阐释、价值引导、创意表达等方面存在短板,文化翻译与传播仍需高素质翻译人才引导、监控和深度参与。
正确看待人口发展新形势
石智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必须全面认识、正确看待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
从动态视角看,人口负增长在历史上不是一个新现象,也并非我国独有的现象。人口变化一直呈现波动上升的特点,与特定时期的战争、灾荒、瘟疫、经济发展等重大事件密切相关。实际上,国际经验表明,只要总和生育率长期维持在更替水平以下,早晚都会出现人口负增长。
从全面视角看,人口负增长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关键在于能否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如果能把握住人口负增长减轻资源、环境承载压力的窗口期,促进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便能化人口负增长压力为人口高质量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从主次矛盾视角看,人口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在于人口素质和质量的全面提升,人口数量转变成为次要矛盾。长期来看,人口负增长也为从“量”到“质”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内生动力。
保障关键金属供应安全
孙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关键金属是支撑全球低碳能源产业发展的“卡脖子”矿种,受到全球广泛关注,要深刻把握国际形势变化,提前谋划关键金属资源战略布局,提升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摸清家底,动态评估安全风险。评估国内关键金属可供储量与可供产量。不同的关键金属资源禀赋、经济价值、工业用途等均有较大差异,应进一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关键金属供给安全评估机制。
夯实家底,提前布置。持续加强我国紧缺战略性关键矿产找矿、勘查力度,不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强化我国优势战略性关键矿产采矿、选矿和冶炼领域的技术优势。
着眼未来,提升全球关键金属治理水平。加强与资源供应国的合作,鼓励矿产企业投资多元化,积极拓展进口来源国多样性。依托国际非政府组织和学术组织加强科研攻关。矿业企业应选择适当的对外合作模式,规避海外矿产资源开发中的风险,全面增强关键金属可持续性,积极应对和主动防范国家资源供给风险,以确保关键金属的供应。
加强社区体育组织建设
陈元欣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
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湖北建设体育强省的重要内容。加强我省社区体育组织建设,应充分发挥社区体育组织在基层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完善群众参与社区体育自治渠道。
简化社区体育组织成立条件。鼓励、支持、引导社区体育爱好者自发成立社区体育组织,使之成为居民共同创造美好体育生活的重要渠道,服务社区体育发展和社区治理。
给予社区体育组织专项支持。基层政府和体育部门应协调公共体育场馆以及社区周边的学校体育场馆免费供社区体育组织使用,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区体育活动。
支持社区体育组织根据群众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活动,提升社区凝聚力。充分发挥社区体育组织中体育爱好者和体育骨干的积极作用,扩大群众参与面。
加强对社区体育组织负责人和骨干的培训,提升社区体育组织自身的治理能力和发展能力,吸引更多体育爱好者和志愿者加入社区体育组织,提供更加多元的服务。
借助体育智慧平台赋能社区体育组织发展。建设体育智慧平台,应考虑如何通过数字赋能社区体育组织发展,为社区体育组织开展社区活动提供技术等各方面支持,实现社区体育活动全流程数字化。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