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7月6日上午,华中农业大学赴湖北省鄂州市、宜昌市、武汉市学生党员专项社会实践团来到鄂州市峒山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在志愿者韦乡怡的带领下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峒山之路,深刻体会党建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进入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峒山村沙盘模型:九十里长港绕村而过,武阳高速跨村而建,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科研基地、千亩莲塘基地、嘉禾水产等多家产业与科研基地聚集村中,与峒山古村落交相辉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峒山村时作出的重要指示。“不管产业怎样建设,乡村如何发展,我们都要遵循这一纲领。”韦乡怡向实践队员们介绍峒山村的发展理念。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垃圾综合转运站到无动力污水处理站,秸秆气化试验基地,习近平总书记在了解峒山村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破除城乡“二元制”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将农村建设成广大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的发展总路线。这成为了峒山村十年来乡村振兴建设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就是峒山村前进路上的方向标,指导着村落在原有产业基础上继续深化改造,取得了更多喜人的成就。村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将教育意义融入乡村建设实践中,如今峒山村中轴路两侧修建了红色步道;曾经一片荒芜的峒山后山种满了樱花树,让峒山真正成为“望得见的山”;返乡创业者将十里水杉林在的建设成了露营基地,为村内居民和外来游客提供了娱乐场所;废弃的渔棚被改造成了稻香咖啡厅,将文化与农业深度融合,探索出了适合当地的农业发展新模式……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下,峒山干部群众同舟共济、砥砺前行,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将峒山村建成了集观光旅游、生态农业、古镇文化三位一体的特色农村。
走到二楼,实践队员们来到习近平总书记召开座谈会的会议室,看影视录像,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感受着当时会议现场气氛。“习近平总书记就是在这里做出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重要指示。”韦乡怡如是说。1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坐在村民代表中间,听取民意,了解民情,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要与农村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的重要论断,为峒山村进一步建设指明了方向。室内挂着一张张会议照片,在韦乡怡的介绍下,实践队员们了解了它们背后的故事。其中一张照片记录了老党员黄明山同志在会议上与习近平总书记交流的场景,他说:“我有一个梦,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和我一样,与习近平总书记坐在一起交流。”还有一张,是习近平总书记侧着头,微笑着同前来办理结婚登记的社会青年亲切交谈的画面。这些照片无不展示着大国领袖的亲民情怀,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生动诠释。
接下来,实践队员们来到了会议室旁边的党员宣誓室,重温入党誓词,在党旗下接受心灵的净化与洗礼,在铿锵有力的宣誓声中感念党建引领在整个农业农村建设中发挥的磅礴力量。
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鄂州十周年,也是鄂州市建市四十周年的重要年份。十年来,全市党员干部群众牢牢把握红色峒山这条主线,着力打造乡愁归处、峒山老家。峒山村内已经建成了包括鸿峒山庄在内的八个主要旅游场所,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峒山香米,鄂稻贡米和莲心茶,已经成为了峒山知名品牌,不仅成为了鄂州游客带回家乡的首选特产,还与多家大型商场签订供货协议,远销各地。
最后,韦乡怡向实践队员们展示了村内自制的水墨峒山手绘画册,生动有趣的图片配上通俗易懂的文字,详细介绍峒山村的历史概况,发展变化和乡村振兴全过程,成为外部了解峒山村的重要渠道。
“在韦乡怡的讲解下,我们不仅更深刻地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深刻内涵,还了解了乡村振兴工作在峒山村具体实施方法与成果。”实践队成员郝振飞在参观后说。党建的引领作用将厚植在每一个实践队员心间,成为不断前行,勇毅奋进的精神动力。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