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移民集中安置点。(资料图片)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杨春霞 张桥 梁冬)竹山县上庸镇磨滩村以“五共”理念为指引,着眼群众房前屋后小事,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干群携手共建“幸福磨滩”,先后荣获“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等称号。
院子会宣传发动群众。(资料图片)
群策群力,搭建决策共谋“连心桥”。将每月1日、15日确定为村民议事日,就群众屋后环境整治、公共环境卫生包干整治等问题征求群众建议,先后组织召开议事会20余次,走访群众40余户,收集意见建议60余条,梳理小微项目清单5大类,“共谋”意识逐渐深入人心。
广泛发动,凝聚合力共建“向心力”。以支部为核心,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各小组党员、组长、村民代表分组包保,汇聚各小组党员群众的力量,带动居民群众变“站着看”为“主动干”,公共项目群众出资3700余元、投工20余个,群众代表全程参与项目实施。在群众屋后环境整治过程中,由有施工经验的群众牵头,组建1支13人的施工队伍,群众主动参与除杂草、平土地、铺草坪、栽绿植,变“要我做”为“我要做”,群众累计出资70000余元、投工50余个。
群众种植袋料香菇获得丰收。(资料图片 张华魁 摄)
党建引领,培育建设共管“主力军”。建立“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治理体系,通过民主投票成立村民理事会、十星评议会、红白理事会、乡贤联谊会、联防联控志愿服务队自治组织,提供爱心帮扶、医疗服务、法律援助、青少年教育等志愿服务共计10余次。优化《村规民约》等自治管理制度,健全公共事务认管制度,邀请群众共同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打通乡村治理“神经末梢”。
人人参与,画好效果共评“同心圆”。建立健全积分评比机制,推动居民互评。落实量化管理,评比结果转换为积分,通过积分兑换商品;开展环境卫生评比,组织群众自治组织成员、乡贤能人等对群众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及“门前三包”开展常态化评比并实时公示,切实增强群众荣誉感、责任感。定期开展评选,组织群众开展先进典范评选,建成“十星级农户”“十星级党员”“十星级卫生户”“十星级志愿者”等各项评比活动机制,开展各类评比活动共计5批次,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推动形成良好的乡村风情风尚。
资源整合,打造成果共享“幸福村”。上庸镇党委邀请湖北菇香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民营企业到村调研,共同研究帮扶措施,就群众就业务工问题达成优先聘用协议,带动20余户村民增收;积极号召群众参与技能培训学习,助力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共享产业发展成果。磨滩村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用活“五共”机制,实现了人居环境美、管护制度全,环境改善成果共享。群众交口称赞,创作了一条顺口溜:“以前干部忙着干,周边群众岸上看;如今事情众人办,幸福家园共同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更强了,村庄建设和治理成效更好了,大家的幸福感、获得感更高了。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