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有一位被告很年轻,和我们的学生差不多大,旁听的同学们都感到非常可惜,触犯了刑法就像给被告年轻的生命染上了一块污渍。”7月7日,武汉体育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组组长张乐感叹。
2021年3月以来,武汉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多次组织全校各学院学生代表前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洪山区人民法院参加庭审旁听,约有百名学生参与其中。
张乐介绍,2021年前后,电信诈骗高发,不少高校学生受害,当时学院想通过具体的法律案例,让学生了解诈骗者的手段以及接受的处罚,以便和基层法院联络,通过旁听庭审、接触真实案例的方式普法。
与此同时,学院也注意到,学生们对于法律常识的需求非常大,和公开的庭审实录、法律主题纪录片、影像资料相比,庭审旁听不仅能够普及常识,还能给学生带来“沉浸式”的普法体验,学生近距离学法,切身体会法律的庄严和肃穆。
张乐介绍,对于庭审旁听,大多数学生都抱着新鲜和好奇,一旦真正走进法院,很快就会被庄严肃穆的氛围感染,曾有一位学生庭审现场不留神听到法槌敲击的声音,手机被吓掉了,事后学生和她说:“没想到法槌的威力这么大!”
考虑到学生并非法学专业,在前往法院前,张乐会向学生简要介绍案件类型和相关的法律规定,庭审结束后,法院也会为学生解答疑惑。
该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大一学生陈欣怡曾旁听一场同事因小事引发肢体冲突,最终诉至法院的案件,三个小时的旁听让她受益匪浅。
“生活中遇到问题一定要理性、合法地去处理,一时冲动后,可能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消除事件发生后的不良影响。”陈欣怡说,法律是底线,道德是城墙,当自身受到损害时,要学会用合法的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据悉,日前,“武汉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思政课’教学基地”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挂牌,“法院里的思政课”也将逐步在武体常态开展,“沉浸式”普法将惠及更多在校学生,学生也将发挥专长,为法院职工户外拓展、竞技活动等提供指导和服务。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歆 通讯员 崔鑫钰 朱妍珏)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