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洪湖文艺丨洪湖渔鼓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3-07-04 15:26:12

洪湖渔鼓市渔鼓艺人求生乞讨的一种演唱表演形式。

清道光年间,渔鼓传入洪湖。据《沔阳报》及有关资料载:“清同治年间,沔阳绣花堤(今洪湖市皮家横堤)皮思金、皮思银兄弟两人利用洪湖的民间小调,逐步演变成较为规范的洪湖渔鼓曲牌。在大灾之年怀抱渔鼓,沿门苦唱乞讨,成了灾年谋生的一种方式。很多青年人也入门拜师,学艺者络绎不绝。其简单独有的演唱特色很快的扎根在广大民众之中,群众中有红白喜事便邀请渔鼓艺人演唱,深受群众喜爱。”

洪湖渔鼓曲目丰富、故事乐曲动人,其喜怒哀乐兼容,善恶褒贬并存,喜庆时,唱得喜堂喝彩,亲朋齐欢;高兴时,东家封赏,宾客赐赏;丧祭时,孝堂庄严肃穆,艺人含悲吟唱,感人时,孝子孝孙跪奉烟茶。其唱腔有:平腔,以叙事见长,旋律平和简洁,是洪湖渔鼓的主要唱腔,其次是悲腔,鱼咬尾腔、琵琶腔、杂腔等,到目前为止,艺人们通过口传,抄本写下的曲目有300多篇(段)。

1956年6月,洪湖渔鼓《洪湖人民爱革命》被省选送北京怀仁堂演出,周总理、贺龙元帅等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演出。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洪融宣)

责任编辑:石雅倩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