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6月25日,驱车前往红安县华家河镇,沿着蜿蜒幽静的山路盘旋而上,来到阳台山半山腰,眼前豁然开朗:
山坳的缓坡上,一座座古民居依山而建,高低错落。门前小桥流水、水车瀑布,屋后茶树漫山、果蔬飘香,三五成群的游客徜徉在院落间……
这里是和美乡村示范点、网红打卡地——阳台山村华格里。依托华格里修缮成果,阳台山村成为全国第一批森林康养基地。
“借力高校教授专家,赋能传统古村落活化利用,顺应市场需求,打造高端品牌,让好山好水好文化迸发乡村振兴活力。”6月4日,市委书记李军杰在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上,高度肯定阳台山村华格里发展路径。
规划引领,古今融合——
土坯房发挥新功能
青砖黛瓦马头墙、翘角飞檐长石条、石阶深巷大宅院……漫步华格里,宛如走进“没有围墙的古村落博物馆”。青山绿水间,镶嵌着10多栋古民居。
“华河传统建筑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明代,荆楚风格特色浓厚。这些都是建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单层土坯砖石房,经过改造后更具传统的鄂东北民居特色。”阳台山村党支部书记卢继军介绍,这是村里一个名为华家(当地方言称华格)的自然村落,随着时代发展,华家湾19栋房屋,有15栋因无人居住、年久失修而逐渐破损。为保护和开发利用好古村,2016年,县、镇、村协同,引进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汪原团队参与,促成了投资约1.5亿元的华格里项目。
汪原说,为打造典型的鄂东北传统民居,他和团队历经8个月,走遍红安的山山水水,编制了《红安阳台山森林康养综合体及华格里古村落修复及保护概念规划》,并坚持按规划实施至今。
走进一栋名为“大乘院”的单门双层独院民宿,推开两扇厚重的木门,斜阳透过两扇落地飘窗,照亮整个大厅,拴牛用的30吨巨石旁摆放着绿色植物;直径2.4米的光绪年间旧石碾盘变成了圆餐桌;废弃荒石料刷上透明树脂与老树蔸架起长2米多的茶台……功能各异,宛若天成。
沿着木楼梯来到二楼卧室,柔和的灯光、户主留下的老式雕花木床、飘窗旁时尚榻榻米……既有原生的泥土味道,又洋溢着现代气息。
谁能想到,这里曾是一栋4间单层土坯房及牛圈、柴火房。“我们尽量就地取材,坚持修旧如旧、古今融合,让修缮后的民宿既独具特色,又与游客的山居生活水乳交融。”汪原说,匠心独具的修缮,赋予了每栋房屋不同的生命力。
如今,这里1.3公里的村前溪沟修建成七级滚水坝,形成独特的瀑布;濒临倒塌的老屋建成了餐厅雅集山居;破损的红砖房子蝶变为多功能室……
群众主体,共同缔造——
老村民找到新工作
在华格里登山步道施工现场,邓庆鹏熟练地操作挖掘机,屈伸“长臂”清理沟渠淤泥。
“老屋变民宿,最大的受益者是我们村民。我家废弃的一栋老屋获得3万多元的租赁费。”休息间,53岁的邓庆鹏告诉记者,他和妻子一直在家务农,偶尔外出打点零工,华格里民宿项目开工后,他跟着工友学习了挖掘机技术,妻子也在工地打零工,两人一年增收8万多元,田地还能照样种。
“和美乡村建设,群众是主体。”华家河镇党委书记方辉说,将共同缔造理念贯穿在华格里民宿项目建设中,创造性提出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新模式,成功流转土地150亩和村民宅基地30年使用权,发展精品民宿产业和共享农业,有效实现了农户、企业、村集体三方共赢。
去年华格里餐厅开业后,需要招聘保洁、服务员等,村民彭秀菊顺利就业。“没想到快50岁了还能找到工作,每月有3000多元。”
今年60多岁的陈和朝老屋被改造为民宿“大乘院”后,他搬到离老屋30分钟路程的阳台山脚下居住,每天会上山转转,顺便打零工。“看到老屋变成了新样子,许多游客来玩来住,心里就润贴。”
“项目建设中,最难的是找不到鄂东北传统民居的建筑工匠。”52岁的祝红光是红安县七里坪镇人,在担任华格里项目施工负责人后,在周边县市招募了30多人的工匠队伍,自己更是在汪原教授团队手把手的教授下,钻研学习了许多几乎失传的传统建筑工艺。
“随着华格里的打造,村里逐步走上农文旅协同发展的路子。”卢继军说,目前有10多名村民在华格里就业,游客多了,村民的山茶油、野菜汁、珍珠花等土特产俏销价好。
文化铸魂,平台赋能——
古村落吸引新村民
3月21日,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华格里举办“大思政校外实践基地”和“乡村规划与设计校外实训基地”挂牌仪式。
“真没想到,我们这个深山坳里还能吸引外国人和博士团队来。”卢继军说。
据介绍,近年来,汪原教授团队带领数十位硕士、博士研究生,扎根阳台山村作研究,还邀请法国、荷兰、巴西等外国教授学者前来考察交流,一批批美术家协会、摄影家协会、单位团建等客人入住华格里。
“我们的目标,是把华格里打造成全国乃至国际的文化传承、学术交流平台,推介黄冈的好山好水、好文化、好物产,助推乡村振兴。”汪原说,根据项目规划,还将建设华格书院、青少年研学中心、生态农业体验园、山地俱乐部等,形成集红色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研习、古村落保护实践于一体的山居综合体,打造和美乡村样板。
古村落焕发新魅力,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沉寂的深山小村人气越来越旺。
“没想到,黄冈还有这么个秘境。”来自北京高校的一位专家评价说,华格里不仅为生活在喧嚣都市里的人们提供了诗和远方的精神栖息地,还成为一个古村落活化利用的样本,也为和美乡村建设探索了新路径。
(稿件来源:黄冈日报)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