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青春,似云霞,光彩熠熠。
在武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中,有着这样一支90后执法队伍,他们善用专业特长,将科技与知识融会贯通,将严查与帮扶刚柔并济,让生态环境执法有精度、有力度、更有温度。
勤学苦练成就“硬功夫”
现场检查117次,查处案件5件,受理来信、来访、来电102件……这一串串的数字的背后,都是王威勤学苦练的成果。
2019年,王威从一名雷达军人成为环保执法人员。陌生领域下的从头开始,他总是站在执法队伍的一角,“走、看、听、记、问”是他的工作常态,不断琢磨,逐渐领会。很快,他便开始负责武汉工业区重点企业的监管。
为了走好环保执法第一步,两年来,王威对监管企业开展现场检查达117次,共查处案件5件,均免予处罚;受理来信、来访、来电102件,已处理102件,处结率100%,对群众重点关注的问题,他采取日访、夜查的方式现场检查,保证件件有回复、事事有结果。
今年,为了跟上环保事业的更新进步,王威发挥自身特长,将所学的雷达电子技术运用到环境执法工作中,用科技提升执法效率。
多少个日夜加班加点地学习与总结,他换来连续两年获得武汉市执法技能大练兵比武第一名的荣誉。今年上半年,王威两次代表湖北省执法人员参加全国第二轮、第五轮监督帮扶工作。
知识就是执法的“硬核武器”
“你们公司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自行开展监测,违反了《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要求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和有关标准规范,依法开展自行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原始监测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5年。”
2022年6月,王玮在对某医院开展现场检查时,对法条原文脱口而出。企业负责人面对如此专业的执法人员,只得乖乖承认违法事实。因违法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王玮现场对该企业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在王玮看来,知识就是执法的“硬核武器”。毕业于武汉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王玮,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自2017年进入武汉市生态环境局硚口区分局以来,她一边积极参加业务培训,认真学习环保以及环境监察相关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她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执法实践中,多次参加硚口区污染防治攻坚战、长江大保护、长江高水平发展、水污染防治等的综合协调及推进督办;处理信访投诉24件,处结率100%;开展“双随机”检查企业19家次。
2019年,王玮被授予硚口区三八红旗手称号;2021年,获得武汉市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技能比武团体二等奖;2022年,获得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知识竞赛个人二等奖;2022年,获得武汉市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技能比武团体一等奖、个人一等奖。
柔性执法显温情
“依法行政真无私,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某企业赠予吴小丹所在的武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四大队(汉阳区)锦旗上的话语。
2022年3月,吴小丹在现场执法检查中发现,某宠物医院经营范围中含有诊疗手术业务,且在未取得环评批复的情况下开展业务,涉嫌未批先建。经现场确认后,执法人员当即对该企业进行立案调查。
调查期间,吴小丹多次上门核实情况,了解企业经营的实际困难,并向企业负责人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在整改过程中,该企业负责人积极配合调查,立即暂停诊疗手术相关业务。
因该企业在规定时间内取得环评批复、主动消除违法行为,且未造成危害后果,违法行为轻微,执法人员依法责令整改,不予处罚。7月12日,该企业负责人带着锦旗来到四大队,当面赠与吴小丹及相关执法人员,以表感激之情。
2022年,通过武汉市生态环境局的选拔,吴小丹入选“8人尖兵团”,参加了生态环境执法集训。集训结束后,她代表湖北省执法人员多次参加生态环境部、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开展的监督帮扶和交叉执法工作。
截至目前,吴小丹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6件,并在2020年生态环境部组织的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知识竞赛中,获得省级先进个人称号。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胡弦 通讯员毛飞 张淳 王艳梅 实习生孙怀宇)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