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三峡地区是沟通川渝和江汉平原的咽喉要道,也是巴蜀文化和荆楚文化的交汇之地,长江进入巴东后,从两岸青山中忽然来了一个近乎90度的大拐弯,形成巫峡口景观,大气磅礴叹为观止,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孕育出巴东特色文化,是长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历史上,这里是长江天险,险滩密布,百姓逐水而居依山求生,岸边还有峡江纤夫用肩膀拉出岁月峥嵘。巴东是三峡湖北库区三县一区之一,在三峡文物保护中,巴东是湖北库区文物保护主战场之一。
今年4月,国家文物局等有关部门与湖北省、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出台《三峡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对新时代三峡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作出部署,巴东三峡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从此迈上新台阶。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筹备,6月21日,守望大三峡——三峡工程湖北库区文物保护成果展在巴东县博物馆正式开展。
“本次成果展集中体现了当地党委、政府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及三峡文物保护利用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的坚强决心,集中展示了三峡地区厚重的文化遗存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展现了三峡人民顾全大局、舍家为国、顽强拼搏的奉献和担当精神。”开幕式上,省文旅厅党组书记、厅长,省文物局局长李述永说。
“广大文物工作者舍小家,为国家,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在湖北库区展开了大发掘、大抢救、大保护,为保护和抢救三峡文物,延续文明文脉,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讲解员的引领下踏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组雕塑作品。
三峡文物保护这一伟大的壮举、这一群可亲可爱的参与者、这一段难忘的岁月再现于世人眼中。
信步其间,目随步移,太阳人石刻、虎钮錞于、蟠螭钮席镇、隋青瓷马、羊纹青铜洗、巴氏编钟组……一件件历史悠久的文物陈列在展厅,历史与文化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1994年,三峡工程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2009年全部完工,2020年11月经过国家验收,三峡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画上圆满句号。
高峡出平湖,当惊世界殊。中国人苦苦追寻的三峡之梦终于实现。
三峡不仅是一条壮美的自然山水画廊,更是一条记录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脉络的文化长廊。三峡工程文物保护是三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正式动工兴建前,对三峡文物进行大抢救、大发掘、大保护成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为彻底探明三峡库区文物的“家底”,1993年,国家文物局组织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若干省考古所、博物馆和大学等30多个单位的数百名专业人员,对630万平方公里的三峡库区文物开展了地毯式的调查。
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调查组编制完成了长江三峡工程水库淹没区及迁建区文物保护规划报告共计280万字54本。这是我国第一部、也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文物保护规划,为三峡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这个规划,也成为配合大型基本建设工程文物保护规划的蓝本和成功范例。从此,“先规划,后实施”成为我国大型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的基础工作程序。
1992年至2009年,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物工作者在三峡库区奋战17个严寒酷暑,在库区上下,展开了一场举世瞩目的文物大抢救、大发掘、大保护,在湖北库区,完成223处文物、45.08万平方米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各类文物2.6万余件(套),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文物保护项目。
巴东历史文化悠久,各类文物十分丰富,一批重大成果和珍贵遗迹被发现。其中楠木园遗址填补了考古文化序列空白,旧县坪遗址获评“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巴东县博物馆已登录在册的青铜器、陶器、瓷器、石器等较完整的馆藏文物11348件(套),属三峡考古发掘出土的10649件;现登记有不可移动文物325处、古遗址85处、古墓葬126处、古建筑51处、摩崖石刻15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处,其他文物5处。
“那么多精美的古建筑空空地摆在那太可惜了,可以把巴东深厚的诗词文化、纤夫文化、红色文化充分结合利用起来,吸引更多游客。”
“我们可以打造以政府为主导,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的文物保护模式,让社会力量成为保护利用文物的‘生力军’。”
“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还需要在信息化、数字化上下功夫,通过打造特色研学博物馆,赋能文旅融合发展。”
就在文物保护成果展开展的当天下午,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巴东,共同探讨三峡文物保护利用的现实之路,一个个金点子成串结珠,推动三峡文化在保护、传承中发展。
近年来,巴东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旅游体育文物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州文旅部门的工作部署,立足于“把巴东建设成为‘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先行县和恩施州东部桥头堡”的战略目标,把“文化巴东”放在“五个巴东”之首重点推进,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先后制定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支持文化保护与发展。
“《三峡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的出台,更加坚定了我们推动三峡文物活化利用、保护传承长江文物的信心。”巴东县文旅局局长余建军说,下一步,将对标国家要求,高水平推进三峡文物保护,提升博物馆文物展示利用水平,盘活藏品资源,让三峡地区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文物保护成果和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
通讯员廖时雨、邓雅君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