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孟达君 李开峰)“杨书记,我们组今天停水了,你快来看一下,大伙都等着烧水做饭哩!”竹溪县新洲镇板凳岭村4组中心户长王光明向该组网格员杨付军反映道。
收到群众诉求,该村党支部书记兼网格长的杨付军当即赶到现场,检查后发现由于部分饮水管道老化破损导致堵塞,需要疏通维修。村上一方面安排车辆运水送至农户,一方面组建由“十员”参与的应急施工队,及时更换安全饮水管道1000余米,解决该组22户群众饮水问题。“群众吃水无小事,群众有急事能第一时间找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也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用行动当好他们的‘心上人’。”汗流浃背的杨付军看到群众吃上安全水开怀不已,这是该镇“十员”领衔村级治理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竹溪县新洲镇以“一五一十”多元共治机制为抓手,围绕辖区平安长安永安目标,引导“十员”即镇村干部+“三师三员三老”(教师、医师、律师;公务员、警员、网格员;老党员、老干部、老辈子)落实一线协商机制,当好组院事务的参与者、组织者、推动者,实现群众实际困难在一线发现、矛盾短板五日化解补齐,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完善一套共治体系。持续优化基层治理单元,建立“村党组织+网格长+中心户长+群众”的四级网格治理体系,推动治理触角向组院、楼栋和家庭延伸。建立“邻里守望站”,组织“十员”定期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建立村民议事、产业发展、红白理事、道德评议“一约四会”机制,引导群众走出“小家”融入“大家”。配齐配强网格长、微网格长队伍81名,推选“十员”287人,充分发挥“十员”专业特长和职业优势参与村级治理,形成“十员”领衔强网壮格、网格智治、联防联治的多元共治格局。
搭建一个协商平台。依托镇社会治理中心和村党群服务中心,搭建“一线协商”协调议事综合平台19个,组院“一线协商”基层平台72个。紧紧围绕组院事、家务事、邻里事、困难事开展说事、议事活动,做到小家常常拉、小建议常提、小问题常解、小温暖常送、小典型常树。结合“两代表一委员”参与共同缔造开展“六访六促”活动,广泛开展组院会、乡村夜话会、院坝会,让群众说出“心里话”,干部办好“民生事”,实现大事小情会商在组院,变“干部说了算”为“大家商量办”。
固化一项服务机制。推行“十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健全“群众点单、组院接单、平台派单、十员跑单”服务机制,对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组织“十员”当好平安建设宣传员、民生实事服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共同缔造引导员,切实解决好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经济纠纷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来,由“十员”直接参与排查化解的矛盾纠纷37件,化解35件,调处成功率95%,落实共同服务民生事项170余件,镇域内矛盾风险得到了有效化解。板凳岭村二组中心户长黄奎反映安置点公厕冲水箱破损,导致公厕无法使用,住户意见较大,网格员翁新迅速联系维修人员当日更换,保障了公厕清洁正常使用,赢得群众一片好评。
共定一份家规家训。深化家规家训进万家活动,寻访镇内望族大户、德高老人、创业成功人士,引导群众以家庭为单位深入讨论、精心总结,将代代相传的好族规、好家规、好家训汇编成册。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抓手,大力开展“五好家庭”评选系列活动,根据遵规守矩、勤俭持家、耕读传家、清洁卫生等内容,设立积分、加分和减分项,通过颁发荣誉证书、晾晒典型事迹、给予物质激励等多种方式,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参与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中来,打造“人立言、家立训、族立规、村立约”的乡村治理新模式。
填好一本家建档案。充分发挥家庭这个“最小单元”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为19个村、1000余户家庭发放《家庭档案记录本》,由群众动态记录家庭积分、家庭变化等情况。通过记录添丁升学等家庭大事,增强家庭成员的归属感、责任感、幸福感;通过家庭档案收集各户微心愿,按照“解释说明一批、争取政策解决一批、办理答复一批”的方式,将家庭心愿变成美好现实。截至目前,该镇共创成县级文明村17个,950余户家庭制定传承家规家训,十星级文明户创建覆盖面达100%。乡村文明程度、村民文化品位、群众生活质量、百姓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