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万可庆 通讯员 刘曲 罗健华 张宏
夏至时节,来凤县三胡乡杨梅古寨,漫山杨梅缀满枝头,颗颗饱满。
三胡乡被誉为“湖北杨梅第一乡”,有近千株百年古杨梅、1.4万亩杨梅树。以杨梅为依托,近年来,该乡加快农旅融合发展,建设杨梅古寨景区,打造桃花岛、上坝院子、十叠泉等景点。2016年,杨梅古寨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环境更美了,慕名而来的游客也多了起来。
“杨梅成熟期,游客一天最高能达4万人次。”湖北杨梅古寨旅游管理有限公司运营经理马兴介绍,得益于景区的建成,不仅解决了杨梅及其他农产品的销路问题,还带动景区内黄柏园村、石桥村40余户村民办起了农家乐和民宿。
“以前是在外面讨生活,现在做民宿是游客们主动找过来消费,比在外打工强多了。”碾行客栈老板邓益山2014年返乡开办一家民宿,如今他家民宿已小有名气,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产业兴,更要品质高。杨梅挂果期短,如遇下雨等恶劣天气,大量成熟的杨梅落果,口感、颜值、产量都很受影响。
如何破解?今年3月,来凤海康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廖伟返乡创业,投入300万元,引进浙江的大棚杨梅种植技术,在石桥村建起一座杨梅智能产业园。
“大棚杨梅果实大且饱满,没有虫,更不用担心刮风下雨。”廖伟介绍,大棚建成后,预计每斤杨梅能卖到五六十元,甚至更高。目前,大棚内种植有近700株杨梅树,后期还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为延长保鲜期,产业园内还建有一座面积约40立方米的冻库。
“做优品质,也要做强品牌。”三胡乡党委副书记李海泉介绍,该乡正在筹备打造“凤血杨梅”的公用品牌,对农户种植的杨梅,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包装、统一质量、统一价格售卖,最大程度地增加果实销量和农户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