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当阳一中文化建设随处可见,浸润学生心灵。
滋兰树蕙,毓德流芳。
八十载躬耕沮漳杏坛,八十载文脉滋养学子。
清澈流淌的沮河水,目睹你历经80年的风雨涅槃;十里画廊的长坂坡,见证你走过80年的铿锵足迹。
80年沧桑巨变,80年薪火相传。你在烽火连天的1942年杨家祠堂诞生,你在今天的玉阳路60号巍巍耸立。而你的未来,将在城西生态片区“破茧成蝶”,撩开盛装的面纱。
翻开历史的卷轴,你——美丽的当阳一中,这所在宜昌最早声名远播的楚天名校,迎来了80周年的风华正茂与硕果满枝。
知名企业家梁华、张道槐,经济学家朱家新、杜启友,当代著名小说家、书画家、诗人任光椿,二十大代表周怡……大江南北,那些曾经毕业于当阳一中的学子,在各自的学术领域里,灼灼生辉。
成功入选全国百强中学、获得“全国文明单位(校园)”推荐资格、空军招飞优质生源基地、湖北省文明单位(校园)、湖北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湖北省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宜昌市精准扶贫先进单位、当阳市五星优胜单位……当阳一中载誉流光,一路坚实走过80个春秋。
“在传承中发扬,在发扬中探索,在探索中崛起,在崛起中跨越。”当阳一中党委书记、校长曹良意精炼的话语,概括了当阳一中人驰而不息的奋斗精神。
聚焦素养 教学质量攀新高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教师如何抓好班级教学管理,积累新高考应考经验?
当阳一中教师给出了精准答案:因材施教,分层管理;认真开展集体备课;进行了个人备课本检查和评比,评选出优秀备课组和个人;以“曹良意名师工作室”和“李元法名师工作室”为引领,打造特色亮点,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开展“以学定教、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活动,形成各学科新的素养课堂教学模式;坚持校本研究,坚持开展“听评课”制度。
教有所优,教有所成。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聚焦核心素养培育,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在各级各类赛事中屡创佳绩。
在宜昌市第18届科技节上,当阳一中殷梓轩等3名同学获得宜昌市高中组二等奖,崔思雨等16名同学获得高中组三等奖,学校荣获宜昌市第18届青少年科技节先进集体称号。
在今年的高考中,当阳一中全体师生临疫情勇自砺,克难题以靡坚,再次取得优异成绩。高考高分人数依然领先,物理类最高分656分,650分以上有3人;640分以上9人,600分以上的50人,居宜昌市九县市区一中第一位。有2名同学达到北大清华分数线。同时,2名学子考取空军飞行员,20名艺体生达到了一本分数线。在此次高考中,100余名学子勇冲双一流,一本上线达481人,有100多名同学冲进双一流大学,上一本率达53%。
2022秋季田径运动会。
此外,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学校体育竞赛高位领先。学校男子排球队参加2021年湖北省青少年男子排球锦标赛中喜摘桂冠,创下“三连冠”佳绩;女子足球队也在宜昌市第七届“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中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教师队伍也捷报频传。在参加宜昌市教育局组织的各学科设计大赛中,地理教师冯秀芸以总分第一获得一等奖,李应强、张波、万丽、郑华荣、路天梅、张苗、黄一敏、陈治勇、许杰章、李可琼等教师也分别在各级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化学教师姚亮、张剑波运用实景课堂教学模式获得与会者一致好评;黄昌荣、陈继平等25名教师辅导学生竞赛获得辅导奖;承办了宜昌市2022届高三生物学科的高考复习备考会;举办了第十届科技节,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
目前,当阳一中承担的5个省级重点科研课题已经全部结题,其中,名师曹良意负责的“新高考背景下农村普通高中分层教学和选课走班教学实践的研究”推动了学校三个年级“选课走班”的教学实践。在参与国家级教辅资料的编写中,语文组编写的《同步解析与测评》被誉为“人教金学典”2021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为了强化师生激励机制,学校构建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加强了备、教、批、辅各环节的工作力度、坚持开展评教评学活动并改进了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持续开展“三比三看”活动,在教师中继续设立“贤德奖”和“永龙奖”。在学生中设立“未央奖学金”“当阳一中优秀新生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等奖项。每月开展一次评选教学管理优胜年级的活动;每学期设立教学质量奖,在高三设立教学过程奖,评选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和优秀班主任……激励全校学生与广大教职工积极向上、干事创业,不负青春、奋勇争先。
阔步新征程,展现新作为。当阳一中人豪气冲天,斗志昂扬,坚定的步伐里写满了“创新教育、特色教育、一流教育”的责任担当与家国情怀。我们坚信,当阳一中必将培养出更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筑梦人”。
立德树人 “仁勇”精神塑品质
义城当阳是关公文化精神的阐发地,如何将关公的仁勇精神与学校德育相结合?
当阳一中依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做好德育工作的顶层设计,从硬件和软件上营造校园“仁勇”精神文化氛围,着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刻苦进取的精神品质。
举办学生成人礼活动。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校实行“三线并举”、无缝对接的德育管理模式,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立体机制。召开了军事化管理推进会、建设校园文化墙、坚持班会课和心理健康课程的常态化开展。在学校门口和寝室入口安装人脸识别闸机、学校进行班级管理评比、开展班会课大赛、落实教师值周值日值夜制度,值周班值周和学生会日常检查制度,关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
今年来,学校先后召开了年度学代会、团代会及军事化管理推进会,继续实行“劳动班”“值周班”竞争上岗制度,举办了新生军训、集体舞大赛、班歌比赛、跑操比赛、春季球类运动会和秋季田径运动会,开展了第25届“三观”辩论赛、“感谢师恩”演讲比赛,成功举办“青春如歌”元旦文艺汇演。召开了法制教育报告会,申报了宜昌市德育加油站,开展了消防、防控、防疫演练及禁毒教育活动;评选出“三好学生”“优秀团干”“优秀班干”“阳光女生”。
舒缓成长中的情绪,拥抱灿烂的阳光。该校邀请知名教育专家为全校学生做了科技辅导及心理辅导报告。每周开展例行安全教育、开展违禁物品检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督促就诊、知心信箱等措施,及时疏导、缓解学生紧张情绪,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组织师生缅怀先烈。
同时,该校团委组织学生记者团、《太阳风》文学社、青年志愿者协会、校园广播台、国旗班、管弦乐队积极开展社团活动,举办了形式丰富的端午园游会;开展了学雷锋系列活动;联合东门楼社区,定期进行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团干部到襄西革命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持续开展了每周一次的线上“青年大学习”活动……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今年5月,学校团委荣获当阳市“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胡睿雪同学荣获当阳市首届“信义少年”称号。
截至目前,落实了国家系列贫困生资助政策和当阳市慈善总会“阳光生”资助政策,进一步落实了当阳市知名企业家团队专项资助、团市委“希望工程圆梦行动”专项资助、建行“成长计划”资助,资助资金累计达200万元,共资助300多名贫困学子,以实际行动兑现了“不让一名学子因为家境困难而辍学”的诺言。同时还落实了爱心企业家曹贤德等人在该校设立的“贤德新生和优秀毕业生奖学金”“未央奖学金”“张帆奖学金”“张卫奖学金”,全年奖励资金达20万元。
初心如磐 铸魂聚力强阵地
“全体教职工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学促行、以行践学,把学习成果贯彻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中去,为祖国和人民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初心如磐,铸魂无声。10月31日下午,当阳一中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当阳一中党委书记、校长曹良意以“传达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以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为核心,为全体教师上了一节党课。
“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饱满的热情迎接挑战,为党的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通过本次党课的学习,全体教职工对二十大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领悟。
10月31日,当阳一中党委书记上党课。
在这一学年里,当阳一中持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四史”学习教育,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了“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夜学”“道德讲堂”和“百姓宣讲”活动形式,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双减”工作,狠抓“五项管理”,推动教育健康发展。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是该校长期坚持创建“清廉学校”的“法宝”。学校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规党纪、典型案例通报,观看警示教育片、书记上警示教育课等多种形式,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守住底线、不越红线,切实强化廉洁自律意识。
五年来,学校持续运用“三比三看”党建工作方法,不断推进“卓越绩效”管理;加强对校园网站、QQ和微信工作群、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的监管,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强化舆论引导,追求卓越业绩。
人才队伍焕发新活力。今年以来,学校实行青年教师跟岗实习策略,全力打造高层次实用型人才。进一步完善各年级各支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建立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持续推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形成持续完善的工作闭环。
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郑华荣、刘士成、彭海鸥、陈春玲、张彤、谭卫东、孙春礼、许华芹、付新徳、张波等10名教师荣获当阳市“师德标兵”称号,刘士成获宜昌市“师德标兵”提名;况玉萍、朱亚琴、向贻洲、罗友菊、胡涛、李云等6名教师被当阳市教育局表彰为优秀党员,学校第三党支部被评为教育系统优秀党支部。教师曹良意被授予当阳市“十四五”开局突出贡献先进个人称号,教师姜玉宝被评为湖北省特级教师,教师李元法获得“楚天园丁奖”。学校再次被确定为“湖北省文明单位”和“全国文明单位(校园)”提名及“湖北省档案管理特级单位”称号。
(记者付虹丽 通讯员高均柱)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