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记者朱延筠 记者刘路 实习生左莉 通讯员覃丹
长阳,一方红色沃土。
从覃祥官首创农村合作医疗、周启本带领村民一起打垱改田,到大病关爱壹佰基金11年来以小善汇大爱,“英子姐姐”刘发英用网络链接起2000多位爱心人士……一代代土家儿女,用行动写下同心互助的生动故事,成为“共同缔造”的鲜活注解。
2021年8月31日,长阳“全国文明卫生县城创建暨‘长阳互助’社会治理品牌建设专题办公会”上,县委书记李泽刚强调,“长阳土家文化中蕴含着‘互助’强大基因,长阳‘红色互助’凝聚了长阳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必须要将它们发扬好、传承好。”
今年3月,《长阳红色互助实施方案》出台,提出要织牢“大病互助、教育互助、养老互助、产业互助、文化互助、精神互助”六张网,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半年过去,“长阳红色互助”成效如何?基层社会治理有何改善?本报今日推出报道,为您讲述“长阳红色互助”背后的故事。
大病互助医路同行
“心脑血管疾病救治就是与时间赛跑。”12月3日,长阳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医疗总监谭璆告诉记者,启动基层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一体化工作以来,32名患者通过及时溶栓治疗转危为安。
今年9月的一次成功抢救,让谭璆记忆犹新,这也是长阳首例在乡镇卫生院成功实施的脑卒中溶栓治疗。
9月19日下午4时,榔坪镇八角庙村居民邹某金在家突发疾病,被送往榔坪镇中心卫生院乐园分院,初步诊断为脑卒中。接诊医生第一时间将患者信息发送至长阳脑血管病交流群。
脑卒中的治疗时间窗窄,但转送至长阳人民医院至少需要2个小时。为争取抢救时间,县人民医院卒中中心专家建议,将患者就近转运到具备溶栓条件的贺家坪镇中心卫生院,实施基层溶栓。同一时间,长阳人民医院卒中中心专家团队也火速赶往贺家坪镇,并在途中实时进行远程指导。在县乡医院的全力配合下,邹某金及时进行了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化险为夷。
湖北省防治卒中中心建设基层巡讲长阳站在长阳召开。
为将心脑血管疾病救治关口前移,今年3月,长阳全面启动基层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一体化工作,整合完善县、乡医疗机构远程诊疗和双向转诊机制。
急性患者基层防治站第一时间处置,急救现场县级医院及时远程指导、转运全程实时定位、救治监护数据适时查看、急症出车病历即时传输、心脑血管疾病远程共同救治、及时转运,形成了“一体化”的运行链。
从过去医院“单兵作战”,到现在的“相互协作”,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和抢救成功率大大提升。此外,长阳还依托慈善救助,进一步减轻困难群众和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筑牢大病互助网。
今年4月18日,长阳大病关爱壹佰基金账户入账200元,这笔善款来自龙舟坪镇厚丰溪村村民潘金亮。
长阳大病关爱壹佰基金促进会成立于2011年,是长阳民政局登记管理的慈善组织,主要为大病困难群体提供慈善救助及精神关爱。
潘金亮就是壹佰基金的首批受助者之一。2010年底,潘金亮意外造成腰椎骨截瘫,住院及康复治疗不仅花光了家中积蓄,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一筹莫展之际,长阳大病关爱壹佰基金促进会伸出了援手。
“壹佰基金捐助了我1万元用于治疗,还送来了助行器等康复设施。”2013年,病情好转的潘金亮自主创业,渐渐有了收入来源,这些年来,他每年坚持向壹佰基金捐款。
大病关爱壹佰基金促进会工作人员黄金玉介绍,11年间,壹佰基金累计募集捐赠3562万元,资助大病患者4229人,并通过电话回访、入户走访等形式,给予患者关心和精神支持,让患者重燃生活的希望。
“针对重特大疾病患者看病难、因病易返贫等风险问题,长阳探索普惠政策下的重特大疾病慈善救助保障机制,全面打造覆盖全员的大病互助网,让数以千计的困难患者得到救助和关爱。”长阳卫健局局长张宏毅说,近年来,长阳聚焦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打造覆盖全员的大病互助网,依托县直医疗机构成立了8个专病防治中心,11个乡镇卫生院建设重大疾病防治站。同时,加强与医保部门、壹佰基金的联系,为大病患者落实医疗保障及大病救助,截至今年11月30日,已资助大病患者207人,发放关爱资金72.53万元。
下一步,长阳将持续构建重大疾病防控体系,落实“防、筛、管、治、研”闭环管理,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推进卫生资源下沉,实现人员互通、设备共享、技术互助,全面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擦亮大病关爱壹佰基金民生品牌,组织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大病关爱慈善捐赠,打造阳光慈善和最具影响力慈善公益项目。
教育互助 播种希望
11月4日,长阳龙舟坪镇板桥铺移民安置点广场上,党的二十大代表、龙舟坪镇花坪小学副校长刘发英与村民围坐,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人群中,一人听得格外认真,她叫王春平。她花了2个多小时,专程从鸭子口乡赶到板桥铺,就为了当面向刘发英道谢。
去年12月,王春平的丈夫遭遇意外,家庭陷入困境,正在上初中的女儿生活费没了着落。刘发英所在的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将其纳入资助对象,分三批资助了6000元。
“女儿期中考试成绩不错,全班排名第四。”宣讲报告会后,王春平跟刘发英分享。刘发英握住王春平的手:“加油!经济上有困难,随时联系我。”
英子姐姐在都镇湾镇水竹园村走访。
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资助贫困学生的佳话不胜枚举。
就在三个月前,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将5万元助学善款,交到都镇湾镇水竹园村37名留守学生手中,圆了他们的求学梦。
从教31年,刘发英尽己所能帮助贫困山区孩子上学。2010年,她组建了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十余年来,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已发动2000余名爱心人士,募集助学款3076万元,资助长阳、秭归、五峰、巴东、建始等地4700多名困难学生,其中1500多名受助学生考上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的覃春娟毕业后申请边远地区支教,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王磊毕业后入职华为……还有不少被资助的学生参与“爱心接力”,完成学业后回到大山从事教育事业,或加入到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中,成为助学平台的资助者。
除了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长阳还建立了教育关爱促进会,共同织就润泽社会的教育互助网。
今年9月8日,在长阳教师节庆祝大会上,30余名优秀教师受到表彰,并领到特殊的“关爱金”。
这批“关爱金”来自长阳教育关爱促进会,用于困难教师关爱、优秀教师成长支持、重大教育教学成果支持等。榔坪镇初级中学教师裴贻根领到了3000元,他说,将把“关爱金”用于远程教育课题研究。
“教育关爱促进会既是对教师群体的支持,也是一种崇文尚教的鲜明导向。”获得“卓越贡献奖”的长阳县一中原校长赵开望说。
长阳教育关爱促进会成立于2021年,由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捐资设立,旨在“奖教奖学、播种希望”。教育关爱促进会会长杨涛介绍,两年来,教育关爱促进会共发放优秀教师成长支持关爱资金75.7万元,关爱优秀校长、优秀管理干部、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教坛新秀300人。
“在长阳,围绕‘一室一金’(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工作室、教育关爱基金)延伸开的教育互助网日益成熟。”长阳教育局局长李钦说。
一批以“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为代表的热心助学团队如春笋般涌现,数以千计的寒门学子在热心人的帮助下实现了求学梦想。教育关爱促进会也不断拓宽筹资渠道,增加基金总量,截至目前已募集关爱资金400万元,众多社会力量陆续加入。
李钦表示,下一步,长阳将继续用好助学助教的平台,不断扩大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的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社会力量投身于长阳的教育互助工作中,优化教育关爱促进会的运行机制,扩大关爱基金的社会影响力,关爱弱困教师学生群体,激励表彰各类先进典型,进一步筑牢“教育互助网”。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