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运用科技手段“量体裁衣” 荆州完成近70%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
湖北日报 2022-11-26 15:30:36

湖北日报讯 (记者胡弦、通讯员吉海英、魏红波)一口一策、量体裁衣,荆州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对长江入河排污口开展全面体检和规范整治。截至目前,荆州1824个入河排污口均实施“一口一策”分类整治,已完成整治1196个,整治完成率69.7%。

据介绍,长江流经荆州483公里,占长江湖北段45.6%,长江入河排污口数量约占湖北的15%。荆州坚持高位统筹推进,将入河排污口整治作为持续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的重要手段,一体化推动入河排污口溯源、命名编码、立牌、监测和整治等工作,建立了一套以属地政府为责任主体、多部门统筹推进的联合工作机制。

为实现“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的目标,荆州通过排口监测、方案制定、立行立改、全面施治、典型示范等方式,实现排污口整治的系统规划和科学施治,统一和规范排污口分类整治措施要求。自入河排污口专项战役开展以来,荆州多个县市区整治经验做法入选部、省入河排污口整治典型案例。

通过人工现场踏勘、无人机航测等手段,荆州实现入河排污口的立体化整治:对具备监测条件的雨水排口,尤其是晴天有排水的雨水排口全面采样监测,力争做到“应测必测”;利用GPS定位锁定现场溯源调查范围,摸清污染来源,全面实现溯源排查全覆盖;充分利用第三方技术辅助团队,对入河排污口整治“量体裁衣”,制定切实可行的“一口一策”整治方案,努力实现整治工作的科学、准确和全方位覆盖。

对违法违规设置排污口、超标排放排污物以及逃避监管借道排污的,荆州通过溯源确定责任主体,一律依法予以严厉查处;同时,建立健全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定期巡查维护排污管线和排污口,一旦发现违法行为,第一时间向属地生态环境部门报告并留存证据,以便最快锁定违法主体,从源头控制污染源。

下一步,荆州将继续巩固入河排污口整治成效,强化入河排污口日常监督管理,建立“权责清晰、管理规范、监管到位”的入河排污口长效监管机制,完善各方联动、公众参与监督机制,为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夯实基础。

责任编辑:赖文晞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